《中醫詞典》解釋「發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發落

病證名,首見於《素問·上古天真論》。此症主因腎虛或血虛,致使毛髮失於濡養而脫落。臨床常見於大病後、產後,或長期營養不良者。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髮為血之余」,故毛髮之生長與腎精、肝血密切相關。若腎精虧虛,或肝血不足,則毛髮失養,漸至枯槁稀疏,色黃細軟,甚則全禿。此外,脾虛氣弱,氣血生化不足,亦可能導致髮落。

臨床表現
初期可見頭髮逐漸稀疏,乾燥無光澤,質地細軟而色偏黃;嚴重者頭髮可全數脫落,頭皮光滑或殘留少量細毛。此症病程較緩,多為漸進性脫髮,與「斑禿」(鬼剃頭)之驟然成片脫落不同,亦異於「癩頭瘡」、「白禿瘡」等因外感濕熱蟲毒所致的脫髮。

證型辨治

  1. 腎精虧虛型

    • 特徵:頭髮稀疏萎黃,伴腰膝酸軟、耳鳴健忘。
    • 治法:補益腎精。
    • 方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可配伍何首烏、枸杞子等填精養髮之品。
  2. 肝血不足型

    • 特徵:髮枯易落,面色蒼白,爪甲不榮,月經量少。
    • 治法:滋養肝血。
    • 方藥:四物湯為主,酌加桑椹、黑芝麻等養血烏髮藥物。
  3. 氣血兩虛型

    • 特徵:脫髮伴神疲乏力,食少便溏。
    • 治法:健脾益氣養血。
    • 方藥:歸脾湯或八珍湯加減,輔以黃耆、黨參等補氣生血。

傳統方劑應用

  • 首烏延壽丹:長於補肝腎、烏鬚髮,適用於腎虛精虧所致之髮落。
  • 七寶美髯丹:滋腎水、益肝血,主治鬚髮早白及脫落。

鑒別診斷
需與「油風」(斑禿)區分,後者多因情志失調、血熱生風,脫髮區呈圓形,邊界清晰;另須排除「白屑風」(脂溢性脫髮)及疥癬蟲毒所致之脫髮。

補充說明
古籍《諸病源候論》提及「血盛則榮於鬚髮,故鬚髮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鬚髮禿落」,進一步闡明氣血與毛髮之關係。此外,針灸可配合選用腎俞、肝俞、足三里等穴,以調補肝腎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