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兒衣」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兒衣,即胞衣。胞衣是胎兒在母體內的保護膜,由羊膜、絨毛膜和子宮內膜共同形成。羊膜是胎兒與母體直接接觸的部分,主要由羊水和羊膜細胞組成。絨毛膜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部分,由絨毛膜細胞和基底膜組成。子宮內膜是胎兒與母體分隔的部分,由子宮內膜細胞和基底膜組成。

胞衣在胎兒出生後會脫落,並隨著胎盤一起排出體外。胞衣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胎動不安等。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兒衣不出,吞此符吉。」

兒衣不出,是指胞衣沒有在胎兒出生後脫落,而是留在體內。這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併發症,如感染、出血等。吞此符,是指服用一種符咒,可以促進胞衣脫落。

胞衣是胎兒在母體內的保護膜,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胞衣沒有在胎兒出生後脫落,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併發症。因此,如果出現胞衣不出的情況,應該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