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兒捧母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兒捧母心

兒捧母心,病名。出清.葉其蓁《婦科切要》。即捧心生。詳該條。

病因

肝鬱氣滯,痰凝血瘀,心氣不舒,心痛而胸悶。

症狀

胸痛,心痛,心下痞硬,或有結塊,胸悶,氣短,煩躁,口苦,咽乾,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活血止痛。

方藥

柴胡疏肝散加減。

方解

柴胡疏肝散由柴胡、白芍、枳殼、香附、甘草、鬱金、川芎、當歸、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組成。本方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效。柴胡、白芍、枳殼、香附、甘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鬱金、川芎、當歸、丹參、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止痛。

加減

胸悶甚者,加陳皮、半夏、茯苓、白朮以燥濕化痰。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預防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兒捧母心

兒捧母心,又稱捧心生,是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心痛、胸悶、氣短等症狀。其病因多為肝鬱氣滯、痰凝血瘀,導致心氣不舒,心痛而胸悶。

臨床上,兒捧母心患者常見的症狀有:

  • 心痛,疼痛部位多位於胸骨後下方,可向左肩、左臂放射。
  • 胸悶,患者常感覺胸部有壓迫感或緊縮感。
  • 氣短,患者常感覺呼吸不暢,胸悶氣短。
  • 煩躁,患者常感到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 口苦,患者常感到口中發苦。
  • 咽乾,患者常感到咽喉乾燥。
  • 舌苔薄白,脈弦。

兒捧母心的治療,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活血止痛為主。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香附延胡湯、桃紅四物湯等。

兒捧母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

兒捧母心是一種常見的孕期疾病,如果患者能及時發現和治療,一般不會對母嬰造成嚴重影響。但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胎兒宮內缺氧、早產、流產等嚴重後果。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心痛、胸悶、氣短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