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伏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伏沖介紹

伏沖是中醫名詞,指沖脈循行進入脊椎骨內的部分,即沖脈在體內深層的分部,所以稱「伏沖」。

根據中醫經典《靈樞·百病始生篇》所記載,伏沖是沖脈之所伏也,在脊裏,其動則生病。可見伏沖與人體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伏沖受損及症狀

當伏沖受損時,會導致人體出現各種疾病。伏沖受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和情志不遂等。

  • 外感風寒:會導致伏沖受寒,表現為腰背痠痛、四肢冰冷等症狀。
  • 內傷飲食:會導致伏沖受濕,表現為腹脹、腹瀉等症狀。
  • 情志不遂:會導致伏沖受鬱,表現為胸悶、心悸等症狀。

伏沖受損的治療與日常養生

治療伏沖受損的方法主要是調理沖脈,包括針灸、推拿、拔罐和艾灸等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伏沖受損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暖:避免受寒,特別是腰部和背部,可以適時穿著保暖衣物。
  2. 飲食調節:飲食要清淡,避免過多生冷和油膩食物,多攝取健康食材。
  3. 情緒管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和長期鬱悶。

如果出現腰背痠痛、四肢冰冷、腹脹、腹瀉、胸悶、心悸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中醫或西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