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二十八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二十八會

在中醫經絡理論中,「二十八會」指人體二十八條經脈相互會合之處,此概念首見於《靈樞·玉版》:「經脈二十八會,盡有周紀。」後世醫家如明代馬蒔進一步闡釋,認為二十八會包含手足十二經脈(左右各一,共二十四脈),加上陰蹻脈、陽蹻脈、督脈、任脈,合計二十八條經脈的會合點。

經脈組成與會合意義

  1. 十二正經
    手足三陰三陽經,左右對稱分布,共二十四條,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分別聯繫臟腑與體表。

    • 手三陰: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 手三陽: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 足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 足三陽: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2. 奇經八脈中的四脈
    除十二正經外,陰蹻脈、陽蹻脈主司下肢運動與眼瞼開合;督脈總督一身之陽,行於背部正中;任脈總任一身之陰,行於腹部正中。此四脈與十二正經相交會,進一步調節氣血盛衰。

會合點的生理功能

二十八會是經氣匯聚與轉輸的關鍵節點,其作用如下:

  • 氣血調節:通過經脈交會,平衡陰陽氣血,如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交會於大椎穴,強化陽氣輸布。
  • 病症反映:經脈異常可於會合處顯現,如陰蹻脈失調可能導致下肢內側拘急或眼瞼下垂。
  • 針灸治療基礎:臨床取穴常選用交會穴(如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以協調多經氣血。

與《內經》理論的關聯

《靈樞》強調「周紀」,意指二十八會構成氣血循環的完整框架,與「營衛週流」相呼應。馬蒔註解進一步將此與「二十八宿」類比,體現中醫「天人相應」的整體觀。

綜言之,二十八會不僅是經脈交會的數量總稱,更是中醫闡述人體氣血網絡與生理病理聯繫的核心概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