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二龍擺尾」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二龍擺尾

二龍擺尾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首載於《幼科推拿秘訣》,與「雙龍擺尾」同義,屬複式操作手法,主要應用於小兒推拿治療。其名取「二龍」喻雙指(通常為食指與中指),「擺尾」則形容手法動作如龍尾擺動之勢,通過特定手法刺激經絡穴位,以達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之效。

操作手法

  1. 定位:施術者以食指、中指二指輕按於小兒手部特定部位(如腕關節附近或小指尺側緣)。
  2. 動作:二指交替作輕柔擺動,狀如龍尾搖曳,動作需連綿均勻,力度柔和而深透。
  3. 方向與節奏:手法走向多沿經絡循行方向,或依病情需要調整,速度緩急有度,以小兒耐受為宜。

中醫理論基礎

  • 經絡學說:此法多作用於手部小腸經或心經循行區域,透過刺激經絡調節相應臟腑功能。如小指尺側為小腸經所過,擺尾手法可助清小腸之熱,改善小便赤澀等症。
  • 氣血調和:柔和擺動能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緩解小兒氣機不暢所致腹脹、煩躁等症。
  • 五行相應:小兒體質屬「肝常有餘,脾常不足」,此法輕靈疏泄,符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避免過度克伐。

臨床應用

  • 適應症
    • 消化系統:食積腹脹、泄瀉。
    • 心熱證:夜啼、驚惕不安。
    • 外感病:配合開天門、推坎宮等手法解表散邪。
  • 配伍手法:常與「運八卦」、「清天河水」等合用,增強清熱導滯之效。

手法特點

此手法強調「輕、柔、快、穩」,符合小兒推拿「推則不傷,拿則不痛」的原則,以巧勁導引氣機,避免粗暴用力。其操作核心在於「動中求靜」,透過外動引動內氣,達到陰陽平衡。

(註:本文所述內容基於傳統中醫文獻及理論,具體運用需結合實際證候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