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表熱里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表熱裏寒

表熱裏寒是指皮膚表面存在表熱症狀,並同時出現脾胃虛寒的一種中醫病證。它可以由脾胃虛寒、感受風熱、外邪未解而過服寒涼等多種原因所引起。

表熱裏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平素脾胃虛寒,又感受風熱。
  2. 外邪未解而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導致脾胃陽氣不足。
  3. 脾胃陽氣不足,無法正常運化水濕,使水濕滯留在體內,導致寒熱錯雜的症狀。

表熱裏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出現發熱、頭痛、惡寒等表熱症狀。
  2. 同時出現大便溏泄、小便清長、四肢冷、不渴等裏寒症狀。
  3. 舌苔淡白,脈搏可能緊張或細弱。

針對表熱裏寒的治療,主要以溫陽散寒、健脾利濕為主要治療方法。常用的方劑包括:

  1. 麻黃附子細辛湯:適用於風寒表實證並伴有裏寒症狀的患者。
  2. 桂枝加附子湯:適用於風寒表虛證並伴有裏寒症狀的患者。
  3. 四逆湯:適用於陽虛寒盛證的患者。

預防表熱裏寒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平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飲食方面宜選擇清淡食物,不宜過多食用生冷和寒涼的食物。
  3. 適當進行鍛鍊,增強身體素質。

表熱裏寒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症,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治療時應嚴格遵從醫生的指示,切勿自行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