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痛,是指耳部疼痛,其病變部位可在耳廓、外耳道和鼓膜。常與耳內流膿並見。《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少陽熱勝,耳痛溺赤。”明確指出耳痛因肝經熱勝所致。《瘍科選粹》指出耳痛有“內熱癢痛”、“寒熱作痛”和“發熱掀痛”之不同。《外科正宗》稱“耳竅作痛”。而《外科大成》稱“耳底疼痛”。從證治分析,均指耳道病變。凡耳痛與耳內流膿並見者,則不為本文對論重點,可參閱耳內流膿條目。

【常見證候】

熱邪毒耳痛:其病變部位可在耳廓、外耳道和中耳等部位,分述如下:

耳廓疼痛:疼痛劇烈,甚則皮膚紅腫,耳廓變厚,按之有波動感。

外耳道疼痛,常見於耳癤,耳瘡初起,耳部灼熱疼痛,咀嚼或呵欠則疼痛加劇,耳道皮膚紅腫,如耳道癤腫重者,可妨礙聽覺。

屬中耳病變者,多發生於外感風熱初起,耳內疼痛,聽覺減退,鼓膜紅,或起水疱,並有鼻堵,流涕等症。

除以上局部疼痛外,全身可伴有發熱,頭痛,怕風,倦怠等症,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肝膽熱毒耳痛:其病變仍可分以上三個部位。耳痛劇烈,痛不可忍,皮膚紅腫高突,鼓膜紅,聽力明顯減退。全身伴有發熱、口苦咽乾,大便乾,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氣血瘀阻耳痛:耳內疼痛抽掣難忍,頭昏耳鳴,舌苔薄,舌質暗,脈細澀。

【鑒別分析】

風熱邪毒耳痛:多因外傷皮膚,如耳廓擦傷,挖耳損傷耳道,復感風熱邪毒而形成。或如《外科正宗》所說:“浴洗水灌竅中,亦致耳竅作痛生膿。”由於肌膚受傷,經絡阻滯,氣血凝聚,故耳痛伴有耳腫,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選普濟消毒飲。

肝膽熱毒耳痛:多由肝鬱化火,濕熱內生,熱毒循經上行,蒸灼耳竅所致。故耳部疼痛較劇,皮膚紅腫高突,兼見口苦、咽乾、便秘,溲黃等症,治宜清肝瀉火,方選龍膽瀉肝湯。

氣血瘀阻耳痛:多因肝膽熱邪,循經上乘,阻塞經絡影響氣血運行,或耳竅外傷,氣血凝滯耳竅所致。局部皮膚可不紅腫,或微紅,或起小疱。治宜清肝泄熱,活絡通竅,方選龍膽瀉肝湯合四物湯。

耳痛一症,多屬實證,常與腫並見。有氣、血、表、裡之分,《醫學入門》曰:“先痛後腫傷乎血,先腫後痛傷乎氣。”病在肌表,屬氣分,為表症;病在筋骨,屬血分,為裡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