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便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便血,中醫證名。又稱下血。是指大便中帶有血液的一種症狀。出自《素問·陰陽別論》。
便血的病因多為濕熱、積滯、結毒侵襲腸胃,或風、熱客於下焦,血脈損傷所致。《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濁、或鮮、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後,或與泄物並下,……故曰便血。」《金匱要略》以先便後血為遠血,先血後便為近血。近血有腸風、臟毒之分。後世從病因分類,分為濕熱便血、積熱便血、熱毒下血、濕毒下血、酒積便血、中寒便血、腸澼下血、蠱注下血等,詳見各條。便血經久不愈者,多由臟氣虧損,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虛不能攝血,腎虛不能固下所致,治宜扶正,或祛邪與扶正兼顧。痢疾亦見便血,詳見痢疾條。本證見於消化性潰瘍、急性傳染病、血液病及結腸、直腸、肛門疾患等。
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中帶有血液,血色鮮紅或暗紅,量多少不等,可為滴血、點血,或呈血絲,或與大便相混,或為大便後滴血。便血的時間可在便前、便中、便後,或與大便並下。便血的性質可為清稀、粘稠、鮮紅、暗紅、黑色等。便血的伴隨症狀可有腹痛、腹脹、腹瀉、里急後重、肛門墜脹、肛門疼痛、大便失禁等。
便血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大便中帶有血液,血色鮮紅或暗紅,量多少不等,可為滴血、點血,或呈血絲,或與大便相混,或為大便後滴血。便血的時間可在便前、便中、便後,或與大便並下。便血的性質可為清稀、粘稠、鮮紅、暗紅、黑色等。便血的伴隨症狀可有腹痛、腹脹、腹瀉、里急後重、肛門墜脹、肛門疼痛、大便失禁等。
便血的治療應根據病因、病情、體質等進行辨證施治。濕熱便血,治宜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用茵陳蒿湯加減。積熱便血,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用大黃牡丹湯加減。熱毒下血,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濕毒下血,治宜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酒積便血,治宜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用五苓散加減。中寒便血,治宜溫中散寒,止血止痛。可用理中湯加減。腸澼下血,治宜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蠱注下血,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用犀角地黃湯加減。
便血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 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 不吸菸、不喝酒。
- 保持大便通暢。
- 注意個人衛生。
- 適當鍛鍊身體。
- 定期體檢。
便血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如果出現便血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