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便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便血介紹

便血是指大便中帶有血液的一種症狀,又稱下血。便血的病因多為濕熱、積滯、結毒侵襲腸胃,或風、熱客於下焦,血脈損傷所致。

便血分為遠血和近血兩種。遠血指先便後血,近血指先血後便。根據病因分類,便血可以分為濕熱便血、積熱便血、熱毒下血、濕毒下血、酒積便血、中寒便血、腸澼下血和蠱注下血等。

便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大便中帶有血液,血色可能鮮紅或暗紅,量多少不等,形式可能是滴血、點血,也可能呈血絲,或與大便相混,甚至在大便之後滴血。便血的時間可能在便前、便中、便後,或與大便並下。便血的性質可能是清稀、粘稠、鮮紅、暗紅、黑色等。便血常伴隨著腹痛、腹脹、腹瀉、裏急後重、肛門墜脹、肛門疼痛、大便失禁等症狀。

便血的診斷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大便中帶有血液,血色鮮紅或暗紅,量多少不等,可能是滴血、點血,或呈血絲,或與大便相混,或者是大便之後滴血。便血的時間可能在便前、便中、便後,或與大便並下。便血的性質可能是清稀、粘稠、鮮紅、暗紅、黑色等。便血也常伴隨著腹痛、腹脹、腹瀉、裏急後重、肛門墜脹、肛門疼痛、大便失禁等症狀。

對於便血的治療,應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情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例如,濕熱便血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以使用茵陳蒿湯。積熱便血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以使用大黃牡丹湯。熱毒下血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濕毒下血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酒積便血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以使用五苓散。中寒便血應溫中散寒,止血止痛,可以使用理中湯。腸澼下血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蠱注下血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

便血的預防包括注意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冷油膩食物;不吸菸、不喝酒;保持大便通暢;注意個人衛生;適當鍛鍊身體;定期進行體檢。

便血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如果出現便血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