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表裡俱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表裡俱寒是表裡同病的一種表現,指的是外感寒邪和內傷生冷寒滯等因素同時存在,導致出現表寒證和裏寒證的症狀。表寒證主要表現爲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而裏寒證則表現爲腹痛泄瀉,四肢厥冷等。

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和《傷寒論》的記載,將寒氣入足比喻爲厥於上,將寒氣入手比喻爲厥於下。在太陽病中,出現發熱惡寒,身疼痛,無汗或微汗,脈浮緊,但頭汗出,身無汗,或有微汗,反而又惡寒的情況,被稱爲表寒裏熱。

表裡俱寒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外感寒邪侵襲人體,使人體正氣不足,無法抵禦寒邪,導致寒邪內侵,阻塞經絡,寒氣凝聚,從而形成表裡俱寒。其次,內傷生冷寒滯之品,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陽氣虛弱,無法運化水溼,導致水溼停聚,寒邪內生,形成表裡俱寒。還有,平素脾胃虛寒,又外感風寒,風寒侵襲脾胃,導致脾胃陽氣受損,寒邪內生,形成表裡俱寒。

表裡俱寒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惡寒無汗,頭痛身痛,四肢厥冷,腹痛泄瀉,食慾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舌淡苔白,脈浮緊或沉緊。

治療表裡俱寒的方法以溫陽散寒爲主,可選用中藥如附子、乾薑、白朮、桂枝、生薑、大棗等。而預防表裡俱寒的方法主要包括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飲食宜清淡,不吃生冷寒涼之物,適當鍛鍊,增強體質,以及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表裡俱寒是中醫常見的一種證型,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無汗,頭痛身痛,四肢厥冷,腹痛泄瀉等爲特徵。治療上以溫陽散寒爲主,可選用中藥如附子、乾薑、白朮、桂枝、生薑、大棗等。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