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爛,又稱耳輪赤爛,是一種發生於耳輪的皮膚病。多由肝膽濕熱鬱結,上攻於耳所致。症見耳輪生瘡,赤爛難斂,此愈彼發,纏綿難愈。治宜清熱除濕、消腫解毒。

《瘍醫大全》卷十三:「耳輪赤爛,桑、棗、槐、柳、桃嫩枝摘來煎湯,日洗三次。又方:貝母、輕粉研勻乾摻。」

耳爛的病因病機

耳爛的病因主要為肝膽濕熱鬱結,上攻於耳。肝膽主疏泄,主藏血,若肝膽功能失調,疏泄不利,則可導致濕熱內生;濕熱內生,上攻於耳,則可導致耳輪生瘡,赤爛難斂。

耳爛的臨床表現

耳爛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耳輪生瘡,赤爛難斂,此愈彼發,纏綿難愈。

耳爛的治療方法

耳爛的治療方法以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為主。常用方藥有:

  1. 龍膽瀉肝湯:本方由龍膽草、黃芩、澤瀉、木通、大黃、當歸、生地黃、丹皮、赤芍、白茅根、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瀉肝膽火的作用。
  2. 茵陳蒿湯:本方由茵陳蒿、大黃、梔子、木通、滑石、車前子、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作用。
  3. 五味消毒飲:本方由金銀花、連翹、黃芩、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大青葉、野菊花、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

耳爛的預防方法

耳爛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耳部清潔,避免耳部受潮。
  2. 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若出現耳部不適,應及早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