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便膿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便膿血是中醫學中的一個名詞,也被稱為泄膿血、圊膿血、清膿血,多發生在痢疾患者身上。便膿血可分為實熱和虛寒兩種情況。

實熱型的便膿血的症狀包括口渴、脈搏數快。治療實熱型的便膿血需要清熱、調氣、和營,並可以使用白頭翁湯、香連丸、潔古芍藥湯等方劑來治療。

對於久治不愈且出現滑脫無力的便膿血患者,多屬虛寒型。治療虛寒型的便膿血需要溫中固脫,可以使用桃花湯、真人養臟湯等方劑來治療。

白頭翁湯、香連丸、潔古芍藥湯等方劑的成分和功效如下:

  1. 白頭翁湯:由白頭翁、黃連、黃芩、梔子、生地黃、丹皮、澤瀉、木通、甘草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治療痢疾、泄瀉、便膿血、尿血、赤白帶下等症狀。

  2. 香連丸:由黃連、黃芩、連翹、大黃、甘草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適用於治療痢疾、泄瀉、便膿血等症狀。

  3. 潔古芍藥湯:由白芍、甘草、大黃、芒硝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通便止血。適用於治療痢疾、泄瀉、便膿血等症狀。

桃花湯和真人養臟湯的成分和功效如下:

  1. 桃花湯:由桃花、甘草、大黃、芒硝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通便止血。適用於治療痢疾、泄瀉、便膿血等症狀。

  2. 真人養臟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大黃、芒硝組成。主要功效是溫中固脫、止血止瀉。適用於治療痢疾、泄瀉、便膿血等症狀。

以上是有關便膿血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