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潰
耳潰,病證名。指耳中潰爛有少量膿液。多見於小兒。《幼科金針》:「小兒腎經氣熱,其氣上沖耳中,水濕停留,搏於氣血而成。發無寒熱,不哭不知者,為耳潰,久而不治,恐成耳聾。先以棉球取出其膿,宜紅綿龍骨散吹之。」
耳潰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腎經氣熱,二是水濕停留。腎經氣熱,會導致耳中水濕停留,水濕停留會導致氣血搏結,從而形成耳潰。
耳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耳中潰爛、有少量膿液、發熱、不哭不鬧等。耳潰的治療,首先要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可以用黃連解毒湯、龍骨散等中藥治療。如果耳潰已經化膿,可以用棉球取出膿液,然後用紅綿龍骨散吹入耳中。
耳潰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耳聾。因此,如果發現孩子有耳潰的症狀,應該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耳潰的預防
耳潰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耳朵清潔,不要用手挖耳朵。
- 避免耳朵受潮,不要在游泳、洗澡時將水灌入耳朵。
- 避免耳朵受涼,不要在寒冷的環境中逗留太久。
- 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如果孩子有耳潰的症狀,應該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治療。耳潰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耳聾。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