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惡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惡疰,病名。正虛為惡毒之氣所傷,流移心腹,往來擊痛之證。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六:「惡疰者,是惡毒之氣也,人體虛者受之。毒氣入於經絡,遂流移心腹,其狀往來擊痛,痛不一處,故名惡疰也。」

治用牛黃散、惡疰腹痛方等。

參見屍疰、風疰等條。

惡疰,又稱為惡毒疰,是一種由惡毒之氣所傷,流移心腹,往來擊痛的疾病。

其主要症狀為腹痛,疼痛劇烈,呈現往來擊痛的形式,且疼痛的位置不固定。

此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發熱、惡寒、嘔吐、腹瀉等症狀。

惡疰的病因主要與正虛有關。

當人體正氣不足時,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而惡毒之氣就是一種外邪。

當惡毒之氣侵入人體後,會在經絡中流竄,並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腹痛。

惡疰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

可以使用牛黃散、惡疰腹痛方等中藥進行治療。

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中醫外治法進行治療。

惡疰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3. 避免接觸不潔的環境,做好個人防護。
  4. 一旦出現腹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