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呃逆」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呃逆是指胃氣上逆,造成咽喉間頻頻呃呃作聲。在《醫林改錯》一書中,呃逆被俗稱為打咯忒。在古代的醫學籍中,呃逆常被稱為噦,例如《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和《千金翼方》等。到了金元時期,呃逆又被稱為嘔吐噦。《丹溪心法》中提到,有聲有物的情況是嘔吐,有聲無物的情況則是噦,因此噦即是乾嘔,屬於嘔吐的一種。

在金元之前的醫學籍中,呃逆和噦是同義詞,《類經》認為古代所謂的噦即是呃逆。然而在金元時期後,噦就指乾嘔。所以呃逆、噦(乾嘔)、嘔吐這三種症狀,雖然都是由於胃氣上逆所引起,但每種症狀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對於呃逆,常見的證候有以下幾種:

  • 胃寒呃逆:呃聲沉緩有力,胃脘感到不舒服,受熱會減輕,受寒會加重,口中有和感,舌苔白潤,脈搏遲緩。
  • 胃火呃逆:呃聲洪亮,衝力很大,口臭且感到口渴,小便短而尿色赤,大便祕結,舌苔黃,脈搏滑而數。
  • 脾腎陽虛呃逆:呃聲不斷地發出,氣息中斷不連續,手腳感到冷,面色蒼白,食量減少感到睏倦,腰膝無力。小便清長,大便軟,舌質淡,舌苔白潤,脈搏沉弱。
  • 胃陰不足呃逆:呃聲急促且不連續,口舌乾燥,不安煩躁,舌質紅絳,脈搏細數。

根據鑒別分析,胃寒呃逆和胃火呃逆兩者都屬於實證。胃寒呃逆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節,過食生冷食物,或是外感寒邪深入胃腸,造成胃氣停滯不流暢,胃陽被抑制,納降功能失常,從而發生胃寒呃逆,這是寒實證。胃火呃逆則可能是由於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胃 ferment積熱,或是外感熱邪積聚在胃中,或情緒壓抑不暢,氣鬱化熱,肝火侵犯胃,造成胃火上衝而引起呃逆,這是實熱證。胃寒呃逆的呃聲沉緩有力,胃脘有痞滿感,受熱可舒解,口中有淡潤感等症狀。胃火呃逆的呃聲洪亮,衝力強。同時還可能伴隨有口臭、心煩、小便短赤、大便困難、舌苔黃和脈搏滑數等症狀。

脾腎陽虛呃逆和胃陰不足呃逆兩者則都屬於虛證呃逆。脾腎陽虛呃逆屬於陽虛的證候,呃聲低弱不斷,氣息中斷不連續。可能還伴隨有畏寒、四肢冷、手腳不溫暖、小便清長等症狀。胃陰不足呃逆則屬於陰虛的證候,呃聲急促且不連續,口舌乾燥、煩渴不安,舌質紅絳等。

針對呃逆的治療原則是:如果是虛證,則應該補虛應對;如果是實證,則應該瀉實應對。

在古代的醫學書籍中,也有對呃逆進行了記載。《景嶽全書.雜證謨》中提到:“對於各種類型的呃逆,雖然都是氣逆所引起,但有些是兼寒的,有些是兼熱的,有些是由於食物停滯而引起,有些是因為氣滯而引起,有些是因為脾腎元氣虛弱而引起,有些是因為陰氣耗盡而引起。只要仔細觀察其原因,並加以治療,就能夠治癒。如果只是輕微的呃逆,或者偶爾發作的呃逆,只需要讓氣流通暢即可,並不一定需要治療。只有當呃逆持續存在或嚴重的時候,纔可能是氣逆嚴重或脾腎元氣大量消耗的證明。然而,實際上,實證的呃逆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只有脾腎元氣耗盡的情況纔是最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