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鵝口白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鵝口白瘡,又稱鵝口瘡,是一種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其症狀包括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塊,這些斑塊會逐漸增大並融合成一片白色膜狀物。不過,鵝口白瘡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但若斑塊較大或出現在舌頭上,可能導致吞嚥困難。一般而言,鵝口白瘡的斑塊通常會在2到3周內自行消退。然而,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鵝口白瘡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使用抗真菌藥物:抗真菌藥物可殺死引起鵝口白瘡的真菌,從而緩解症狀。
  2. 局部塗抹藥膏:這能幫助去除斑塊並緩解疼痛。
  3. 注意口腔衛生:良好的口腔衛生可以預防鵝口白瘡的發生。

鵝口白瘡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注意口腔衛生: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助於預防鵝口白瘡。
  2. 避免接觸患有鵝口白瘡的人:這可減少感染風險。
  3.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進一步預防鵝口白瘡。

鵝口白瘡是一種常見疾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因此,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並一旦發現孩子有鵝口白瘡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