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掌跖發疱」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掌跖發疱,是指手掌和足跖出現密集的大小不等的膿疱或水疱。本證初起掌跖有燒灼感或癢感,隨之出現似針尖大小的膿疱或水疱,有的膿疱融合成片,表面糜爛或乾燥脫屑,有的水疱疱壁較厚,也可融合成大疱,不易破。膿疱水疱均可反復發作。

《外科正宗》中“田螺泡”,《醫宗金鑒》中“臭田螺”均屬此症範圍。

常見證候

濕熱蘊結發疱:掌跖部位發生密集的似針尖大小之水疱或膿疱,而以水疱為主,有的可融合成片,破潰後表面濕爛,乾燥後大片脫屑、疱疹可此起彼伏。

毒熱熾盛發疱:皮疹初起可於手指、手掌或足跖部位發生皮色潮紅,表面迅速產生密集的似針尖大小膿疱,以後可融合成片,病情嚴重者可泛發在全身其他部位。同時伴有發熱惡寒,口乾,便秘溲赤等症狀,舌質紅,苔黃,脈洪數或細數。

脾虛濕盛發疱:手足掌跖起深在性水疱,或聚集成群,或融合成大疱,疱壁較厚,不易破,自覺劇癢,皮膚一般不紅,水庖內容色白,若水疱破裂,可露出糜爛的底面,若水疱乾燥吸收表面可有脫屑。常伴有乏力困倦,腹脹便溏等症狀,脈緩,舌體胖,舌苔多膩。

濕毒浸淫發疱:常在手掌魚際部位,或足跖腳弓部位,發生淺在性水疱或小膿疱,劇烈搔癢,遇熱加重,破後流津水,並逐漸向四周擴大,以後水疱或膿疱乾燥表面可成角化脫屑,常同時伴有指趾間濕爛或灰甲。

鑒別分析

濕熱蘊結發疱與毒熱熾盛發疱:二者皆因濕熱內蘊而發病。但前者多因濕熱困脾,脾失健運,水濕鬱於肌膚所致。而後者則多為濕熱蘊久成毒,或兼感外界毒邪,致使濕毒凝滯,與熱互結,造成毒熱熾盛,或氣血兩燔之勢。臨床特點,兩者雖均發生水疱,膿疱,但前者以水疱為主,後者以膿疱為主,前者多局限於掌足跖為多,而後者則可泛發全身其他部位,前者一般無明顯全身證狀,後者常伴有發熱惡寒等全身不適,前者發病緩慢,後者常可暴發。臨床治療前者用清熱利濕法,常用方為清熱除濕湯,後者則宜用清熱涼血,解毒除濕法,常用方為解毒涼血湯。

脾虛濕盛發疱與濕毒浸淫發疱:前者多因飲食失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邪鬱於肌膚腠理之間,不得發泄而成。而後者多因久居濕地或淋雨,涉水,水中作業等水濕浸漬而發。故前者發病較緩慢,為深在性水疱,或聚集成群,或融合成大疱,疱壁較厚,不易破,治以健脾除濕,常用方為健脾除濕湯。而後者常發生在掌魚際部,或足跖腳弓部位,皮疹多為淺在性小水疱,易破,常用方為解毒除濕湯加減。

【文獻別錄】

《外科正宗》:田螺疱多生手足,忽如火燃,隨生紫白黃泡,此脾經風濕攻注,不久漸大脹痛不安。線針挑破泄去毒水,太乙膏蓋。挑破又生者,內服解毒瀉脾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