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疳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疳翳,中醫病名。是指疳毒上攻眼目,初為夜盲,繼則黑睛生翳白膜成片,或為凝脂蟹睛,甚則黑睛泛起,或睛珠枯陷的症狀。本症多發於小兒,亦有稱為“疳眼症”、“五疳攻眼”、“疳傷內障”者。

【常見證候】

脾虛濕困疳翳:起初夜盲,眼乾澀不爽,眼瞼頻頻眨動,脘腹脹滿,形體消瘦,毛髮不澤,便溏泄瀉。舌苔白膩,脈濡細。

傷食積滯疳翳:夜視罔見,眼目澀癢,目眨羞明,形體消瘦,腹部膨大,厭食,大便多而穢臭。舌苔厚膩,脈滑。

蟲積疳翳:入暮視物不見,上下眼皮眨動不定,白睛紅赤,澀癢羞明,黑睛無光澤而生白膜。伏面而臥,入睡後咬牙錯齒,午後潮熱,大便常見蛔蟲。舌苔薄白,脈弦細。

脾虛氣陷疳翳:目眨羞明,揉鼻撏髮。白睛粗厚皺起,甚則呈同心圓樣白暈。黑睛枯澀晦暗,生白膜一片,有潰腐、凝脂、蟹睛之變。形瘦腹大,面色萎黃,毛髮稀疏,大便溏瀉,甚者脫肛。舌淡苔白,脈弱。

脾腎陽虛疳翳:入夜視物不清,癢澀羞明。白睛灰白無光澤,黑睛生白膜腐爛。伴有久瀉不止,四肢不溫,萎糜羸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手腳俱腫,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鑒別分析】

脾虛濕困疳翳與脾虛氣陷疳翳:均為脾氣虛證。乃由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水穀精微不能上榮于目所致。大便溏泄,腹部脹滿,毛髮不澤為共有兼症。但兩證之疳翳不同。脾虛濕困的患兒,入暮不敢活動,常靜坐早睡,兩目赤癢乾澀無光澤.並時時眨動。而脾虛氣陷者,兩眼呈精竭液枯之象,白睛粗厚如皮膚,與黑睛呈同心圓樣的白暈,黑睛生白膜一片,枯澀晦暗,久則腐爛潰破。前者治宜健脾化濕,方用蒼朮一味,或與米共熬粥進服,或用石斛散。後者治宜益氣健脾,方選參苓白朮散,或茯苓瀉濕湯。

傷食積滯疳翳與蟲積疳翳:均為實證。小兒調護不當,過食肥甘油膩難化之物,胃腸積滯,氣血生化不及,無以涵養目竅,亦是疳翳常見病因。兩者相比,食傷則滯,積滯則生蟲,蟲蝕氣血,目失所養,則視物異常。故蟲積疳翳多由傷食積滯而來。兩證均見晝視精明,夜視罔見,兩目乾澀等。不同點為蟲積疳翳有明顯的蟲積症狀,如伏面而臥,入睡咬牙錯齒,午後潮熱,大便常有蛔蟲等。與傷食積滯疳翳不難區別。傷食積滯疳翳治宜健脾消食,清熱除疳,方用四味肥兒丸,甚者用消疳退雲飲。蟲積疳翳治宜殺蟲消疳,方用消疳散,如聖丸;病久脾傷的可佐以扶脾益氣,方用肥兒丸。

脾腎陽虛疳翳:多患于他病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