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胞內生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胞內生肉,是指胞瞼之內,瘀肉高起,漸漸長大,甚至掩及全目而言。若生於瞼眥之內,形如雞冠蜆肉者,稱為"雞冠蜆肉"。

本症,《諸病源候論》稱為"目忌肉淫膚候";《世醫得效方》稱為"雞冠蜆肉。;《石室秘錄》稱為"眼生長肉"。此外尚有"眼生肉線""奚魁蜆肉""眼祟"等病名。

胬肉攀睛"與本症雖都是胞瞼之內生肉,但前者是從眥角發出,似昆蟲翼狀,橫貫白睛,漸侵黑睛,多因心肺二經風熱壅盛,氣滯血瘀所致,與本症在病因,病證方面都有區別,故另專文記述。

【常見證候】

風熱壅盛眼內生肉:主要臨床表現為,胞瞼之內,瘀肉高起,漸漸長大,色紅如雞冠,似蜆肉,甚者掩及全目。頭目脹痛,形寒身熱,舌紅,苔薄白,脈弦數或浮數。

陰虛火炎眼內生肉:表現為胞瞼之內所生瘀肉色淡而薄,發展緩慢,紅筋乍起乍退,微感澀癢,五心發熱,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

【鑒別分析】

風熱壅盛胞內生肉:主要是由脾胃積熱,肝風上衝所致。《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雞冠蜆肉之證…此乃脾胃積熱,肝風上衝所致。"風熱搏結胞瞼,氣血瘀滯,則胞內生肉。因於實熱,故瘀肉色紅似雞冠,如蜆肉。如夾肝風上衝,則頭目脹痛,脈弦數或浮數。治宜先用手法鉤割後,再服清熱祛風之劑,方選抽風湯。

陰虛火炎胞內生肉:多因勞損體虧,腎陰不足,水不濟火,虛火上炎而成。水虧於下,火炎於上,為無根之火,是謂虛火。虛火上擾氣血瘀滯,故瘀肉薄而色淡,且發展緩慢。正邢盛衰,隨天地陰陽而動,適其時正復邪衰,則病有所退,逆其時邪盛正衰,則病有所進,故紅筋乍起乍退。陰虛則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等症。治宜滋陰降火,方選知柏地黃湯。

【文獻別錄】

《諸病源候論.目病諸侯》:"目息肉淫膚候。息肉淫膚者,此由邪熱在臟,氣衝於目,熱氣切於血脈,蘊積不散,結而生息肉,在於白睛膚瞼之間,即謂之息肉淫膚也。"

《銀海精微.雞冠蜆肉》:"眼內生虛肉,形似雞冠蜆肉者何也?脾胃受風熱,火旺脾土燥熱也。治法,年少者,只宜瀉脾胃本臟,若脾胃衰不受寒涼者,宜瀉子瀉母之法。瀉本臟用三黃湯加寒涼劑,瀉子用瀉肺湯,瀉母用八正散,瀉心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