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冬瓜串」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冬瓜串

病名,為上臂癰疽之一,因其腫脹形似冬瓜而得名,見載於《瘍醫大全》卷十九。此症多因濕熱毒邪蘊結,侵襲臂膊經絡,致氣血壅滯,化熱成癰。其特徵為患處紅腫高突,漫腫無頭,可延展二至三寸,局部灼熱疼痛,甚則伴隨身熱、煩渴等全身症狀。

病因病機
濕熱毒邪為本病主因,多由外感風熱濕毒,或內傷飲食,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鬱久化熱,流注經絡,結於臂膊。氣血受阻,熱盛肉腐,遂發為癰疽。其病位多在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所過之處,因二經循行於臂,濕熱毒邪易滯留為患。

治法
外治可選蓖麻子膏,取蓖麻子搗爛成泥,敷貼腫處,以其辛散透膿、拔毒消腫之效,助癰疽消散。若膿成未潰,可配合托裏透膿湯加減,以益氣活血、排膿生肌;若熱毒熾盛,則宜黃連解毒湯清熱瀉火,解毒消癰。

鑑別
本病需與外癰相區別。外癰泛指體表癰腫,範圍較廣;而冬瓜串專指臂膊處形似冬瓜之癰疽,病位與形態具特異性。另與流注相鑑,後者多為深部膿腫,遷延走竄,而冬瓜串病位較淺,局部特徵明顯。

古籍考據
《瘍醫大全》詳述其形症,並載外敷之法,後世醫家亦多援引此說。清代《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論臂癰時,雖未直指「冬瓜串」之名,然所述「紅腫焮痛」之候與之相類,可互參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