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皮膚疣」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皮膚疣是指皮膚表面的小贅生物而言,可發於身體各部,小如黍米,大如黃豆,表面光滑或粗糙,形如帽針頭或花蕊,呈正常膚色或黃白色。本症,古稱"鼠乳"、"枯筋箭;俗稱"瘊子"、"扁瘊",是青年人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常見證候】

血虛風燥疣:皮損為粟米或黃豆大,圓形或不整形的贅生物,正常膚色,質堅,表面粗糙不平而帶刺,好發於手足背、掌蹠部,或頭面部,一般無自覺症狀,較大者可有疼痛感。

風邪挾熱疣:皮損為帽頭或綠豆大扁平堅韌丘疹,正常膚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好發於面頰及手背,有輕微癢感。

風熱邪毒疣:皮損為綠豆大或豌豆大半球形隆起的丘疹,中央有臍窩,表面光澤,形如"鼠乳",成散在出現或數個一群,刺破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

氣血凝聚疣:皮損呈黃豆至蠶豆大堅實的斑塊,中央呈白黃色硬結,壓迫時有明顯疼痛,好發於手足底或手掌部。

【鑒別分析】

風邪挾熱疣與風熱邪毒疣:均因外感風熱所致,但風邪挾熱疣的皮損特點為:略高出皮面的扁平光滑堅實的丘疹,好發於顏面及手背;而風熱邪毒疣的皮損特點為:半球形隆起的堅實丘疹,表面光亮,中央有臍窩,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治療上均宜清解熱毒。方用去疣三號方;外治法則不同,風邪挾熱疣用疣洗方外洗,而風熱邪毒疣應在皮膚消毒後,用三稜針挑刺疣體,擠出白色小體,再用雄黃解毒散外搽。

血虛風燥疣與氣血凝聚疣:病均在血分。但前者係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後者則由腳熱著水感受風寒,氣凝血凝所致。一為血燥,一為血凝。血虛風燥疣呈圓形或不整形贅生物,質堅,表面粗糙帶刺,形如花蕊;氣血凝聚疣如黃豆或蠶豆大堅實贅生物,好發於足底手掌、治療上前者宜滋腎水生肝血,潤燥消風,方用歸芍地黃湯加減,並可採用鴉膽子仁搗碎如泥外敷,三、五日換一次,或用黑拔膏棍加溫,熱滴疣上,三、五日換一次;氣血凝聚疣宜活血軟堅,方用去疣四號方,外治法同前。

【文獻別錄】

《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疣目者,人手足邊忽生如豆,或如結筋,或五個或十個相連肌裡,粗強於肉,謂之疣目。此亦是風邪搏於肌肉變生也。"

《外科正宗.卷四》:"枯筋箭,乃憂鬱傷肝,肝無榮養,以致筋氣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