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下肢生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潰膿,致使下肢生疽;而腎精虧損下肢生疽則多與肺癆、氣血虧損有關。在辨證上,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初起患肢疼痛徹骨,腫和骨脹明顯,治療上宜清熱化濕,行瘀通絡;而風寒濕邪下肢生疽不紅不熱,患肢不能屈伸轉動,治療宜解表發汗或溫經散寒祛風化濕。腎精虧損下肢生疽則伴有全身症狀,治療上則需補腎益精 ,活血化瘀。

總而言之,下肢生疽是一種在下肢股、脛、膝、踝處形成腫潰的症狀。根據古代醫籍的記載,下肢生疽分為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朽骨疽、股脛疽、穿踝疽等不同類型,而近代則有附骨痰、鶴膝流痰、穿拐痰等名稱。此症多發生在下肢骨及關節疾患,病因與症狀各有異同。根據不同的辨證要點,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可以選擇清熱化濕、行瘀通絡、解表發汗、溫經散寒或補腎益精等方式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