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下肢生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下肢生疽,是指股、脛、膝、踝處腫潰之症。本症在古代醫籍記載中,有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朽骨疽、股脛疽、穿踝疽等,以及近代所說的附骨痰、鶴膝流痰、穿拐痰均屬陰疽範疇,多發生在下肢骨及關節疾患,均屬本症討論範圍。

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多見於兒童,發病部位以脛骨為最多,其次為股骨。起病急,先有全身不適,寒戰,高熱,口乾,小便黃,舌苔黃膩脈滑數。發病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繼則患肢疼痛徹骨,而後出現皮膚微矼、微熱。患處潰破後出膿,初多稠厚、漸轉稀薄,膿水淋漓,不易收口而成漏管。在患處常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瘡口朽骨流出。

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多發於兒童,發病部位同前,初起即有惡寒、發熱(亦有少數病例,初無寒熱)。舌苔白膩,脈緊數或遲緊。患肢筋骨隱隱作痛,不紅不熱,繼則痛如錐刺,如皮色泛紅,即可潰破,舌苔轉黃膩,脈滑數。

腎精虧損下肢生疽:多發於兒童及青年,患者常有肺癆史,初起外部無明顯病變,僅覺患處隱隱痠痛;繼則關節活動障礙,病變後期腫處潰破,時流稀膿,久則瘡口凹陷周圍皮膚紫脹,形成漏管,不易收口,患肢肌肉萎縮。病久可見全身症狀:氣血兩虧者日漸消瘦,精神萎幁,面色無華,畏寒心悸,失眠,盜汗,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或虛大;陰虛火旺者午後潮熱,口燥,咽乾,食欲減退,或咳嗽痰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濕熱損傷下肢生疽與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均為附骨深部潰膿,毒氣深沉,但兩者病因及早期症狀各有不同,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多因疔瘡或傷寒、麻疹等病後,餘邪未清,濕熱內盛,其毒深竄於裡,留於筋骨,以致經絡被阻,氣血不和;或由於外來跌打損傷,局部骨骼受損,又因感受毒邪,瘀積化熱,以致經絡阻塞,凝滯筋骨而生本病。而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多由平素體虛者,衛氣不固,或因露臥風冷,或因浴後乘涼等等,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阻於筋骨之間,氣不宣行,陰血凝滯而成。

辨證要點: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初起患肢疼痛徹骨,一二日內即不能活動,而後出現皮膚微紅,微熱,腫和骨脹均明顯,化膿時間約一個月左右。治宜清熱化濕,行瘀通絡,可用表證合五神湯加減,另昋醒消丸。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初起患肢筋骨隱痛,不紅不熱,腫和骨脹均不明顯;繼則痛如錐刺,患肢不能屈伸轉動,化膿時間約1至3個月。初起具有表證者,治宜解表發汗,可用荊防敗毒散,無表證者,宜溫經散寒,祛風化濕,可服獨活寄生湯。

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和風寒濕邪下肢生疽與腎精虧損下肢生疽相比較,三者雖同屬陰疽,但病因、症狀以及預後均有不同,前兩證乃由濕熱餘毒或風寒濕邪以致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