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皮膚糜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皮膚糜爛,是指表皮水疱、膿疱因搔抓或磨擦後,破潰而滲出脂液形成的皮膚濕爛而言。因其皮膚損害表淺,故癒後不留瘢痕。本症與損害較深,癒後留有癜痕的皮膚潰瘍不同,因此後者不屬本文討論範圍。

【常見證候】

濕毒浸淫糜爛:糜爛面鮮紅,濕潤,有淡黃色清亮之脂水滲溢,流至它處可發生新疱疹,乾燥後形成褐黃色膿痂,一般無全身症狀,有時可見發熱、惡寒等症狀,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脾濕內蘊糜爛:糜爛面色淡或微紅,潮濕,脂水淋漓,滲液較稀,浸淫成片,乾燥後可結成痂皮;兼有胃脘不適,納呆,面色萎黃,或可見肢腫、便溏、舌淡,苔白或膩,脈緩。

傷濕戀糜爛:糜爛面色淡或暗紅,滲水不多而持日較長,痂皮反復出現,皮膚乾燥或有脫屑,口乾渴而不思飲,舌質紅絳少津,苔淨或根部稍膩,脈細滑或弦細。

【鑒別分析】

濕毒浸淫糜爛與脾濕內蘊糜爛:二者均與濕邪有關,但發病機理不同,故二證臨床表現及治法有別。濕毒浸淫糜爛,乃由外濕與毒邪搏結,浸淫肌膚引起。多在夏秋季節濕毒較重之時發生,多見於小兒。皮損特點為:糜爛面鮮紅。濕潤,接觸後易擴散。治以祛濕解毒法,方選除濕解毒湯加減。

脾濕內蘊糜爛,係脾運失健,濕從內生,內濕蘊蒸外發肌膚所致。皮損特點為:糜爛面色較淡,濕潤,滲出較多且稀薄,發無定處。常兼有脾胃虛弱諸症,即胃脘不適,納呆,面色萎黃,肢腫,便溏等。治以健脾除濕法,常用除濕胃苓湯化裁。

陰傷濕戀糜爛:多由於水疱破潰後,經久不癒,滲水傷陰耗液,陰傷而濕不去所致。皮損特點為:糜爛面色暗紅,滲水少而不易乾燥,同時在其它部位尚有水疱存在。兼有口乾渴而不思飲等全身症狀,舌紅絳少津,苔淨或根部稍膩,脈細滑。治以滋陰除濕法,常用方為滋陰除濕湯。

皮膚糜爛是皮膚病的一種常見症狀。病因總與濕有關。治療上以除濕為原則,但要根據證之虛實,或配解毒急治其標,或配健脾緩圖莫本,或滋陰與除濕并治。

【文獻別錄】

《外科正宗.雜瘡毒門》:"小兒遺毒爛斑第一百七遺毒乃未生前在於胞胎稟受,因父母楊梅瘡後餘毒未盡,精血孕成。故既生之後,熱湯洗浴,烘薰衣物,外熱觸動,內毒必發於肌膚之表,先出紅點,次成爛斑,甚者口角、榖道、眼眶、鼻、面皮肉俱壞,多妨乳哺,啼叫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