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皮膚糜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皮膚糜爛是指因搔抓或磨擦而導致表皮水皰、膿皰破潰並滲出脂液,使皮膚變得濕爛。相較於深度傷害的皮膚潰瘍,皮膚糜爛的傷害較為輕微,因此不會留下瘢痕。本文不討論損害較深且癒後有癜痕的皮膚潰瘍。

常見證候:

  1. 濕毒浸淫糜爛:糜爛面鮮紅,濕潤,滲出淡黃、清亮的脂水,若流到其他部位可能會出現新的水皰,乾燥後會形成褐黃色的膿痂。一般沒有全身症狀,有時會出現發熱、惡寒等症狀。舌紅,舌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2. 脾濕內蘊糜爛:糜爛面色淡或微紅,潮濕,脂水滲漏較多並較稀薄,會浸淫成片狀,乾燥後可能會結成痂皮。此外,常伴有胃脘不適、食慾減退、面色蒼白、肢體腫脹、腸道功能不正常等症狀。舌淡,舌苔白或膩,脈緩。

  3. 陰傷濕戀糜爛:糜爛面色淡或暗紅,滲出少量水液且持續時間較長,痂皮會反覆出現,皮膚可能會乾燥脫屑。此外,口乾渴且不喜飲水等全身症狀也可能出現。舌紅絳少津,舌苔淨或根部稍膩,脈細滑或弦細。

鑒別分析:

濕毒浸淫糜爛與脾濕內蘊糜爛:兩者都與濕邪有關,但發病機理不同,因此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也不同。濕毒浸淫糜爛主要是由外濕和毒邪侵襲肌膚引起的,多發生在濕濕重的夏秋時節,常見於小兒。皮膚糜爛的特點是糜爛面鮮紅、濕潤且易擴散。治療方法主要是祛濕解毒,可使用祛濕解毒湯。

脾濕內蘊糜爛是由於脾臟功能失調,引起濕氣從內部產生並透過肌膚表現出來。皮膚糜爛的特點是糜爛面色較淡、濕潤,滲出的液體較多且稀薄,並且沒有固定的位置。常常伴隨脾胃虛弱的症狀,例如胃脘不適、食慾不振、面色蒼白、肢體腫脹、腸道不正常等。治療方法主要是健脾除濕,常用健脾除濕湯。

陰傷濕戀糜爛多由水皰持續時間較長、滲出的水液傷害陰虛耗液而導致濕邪難以清除。皮膚糜爛的特點是糜爛面色暗紅、滲出的水液較少並且不容易乾燥,同時在其他部位可能有水皰存在。全身症狀可能包括口乾渴且不愛喝水等。舌紅絳少津,舌苔淨或根部稍膩,脈細滑。治療方法主要是滋陰除濕,常使用滋陰除濕湯。

皮膚糜爛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症狀,其病因通常與濕氣有關。治療上的原則是以除濕為主,但根據具體的證候虛實情況,可以選擇配方解毒、急治症狀,或者配方健脾緩解病因,或者結合滋陰和除濕來治療。

【文獻參考】

《外科正宗.雜瘡毒門》:"小兒遺毒爛斑第一百七遺毒乃未生前在於胞胎稟受,因父母楊梅瘡後餘毒未盡,精血孕成。故既生之後,熱湯洗浴,烘薰衣物,外熱觸動,內毒必發於肌膚之表,先出紅點,次成爛斑,甚者口角、榖道、眼眶、鼻、麪皮肉俱壞,多妨乳哺,啼叫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