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頸後生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頸後生癰

頸後生癰,也稱為腦疽,在頭部的髮際處形成蜂窩狀的膿包。一般發生在頭部正中的位置,稱為「對口」,偏向左或偏向右稱為「偏口」。

在歷代的醫籍中,有多種不同的名稱,比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中記載:“偏腦疽發生在頸後髮際內側的位置,屬於膀胱經。”“腦後發生在玉枕骨下方”。《洞天奧旨》中記載:“對口發生在風府和啞門穴,正對於前脣口,因此以對口來稱呼”。

頸後生癰的常見症狀包括:

  1. 濕熱交蒸生癰:局部紅腫突起,感到灼熱和疼痛,潰爛後形成蜂窩狀,膿液顏色黃稠,腐爛的肉容易脫落,全身有寒冷和發燒的感覺,頭痛,食慾不振。在化膿期,發燒較高,口乾口渴,大便便祕,小便呈黃色,脈搏強數,舌苔呈黃色且厚膩。

  2. 陰虛火毒生癰:局部瘡口顏色紫暗,時間過久不會形成膿液,潰爛後腐爛的肉難以脫落,膿液較少且可能帶有血絲。疼痛劇烈,全身伴有高燒,脣乾口渴,大便便祕,小便呈紅色,舌頭呈紅色,脈搏細速。

  3. 氣虛血虧生癰:瘡口呈平塌散漫的形態,化膿的過程較慢,腐爛的肉難以脫落,膿液清稀,全身有輕度發燒,或者出現潮熱的症狀,面色蒼白,脈搏細速無力,舌頭顏色淡,苔較少。

頸後生癰的鑒別分析:

  1. 濕熱交蒸生癰:多由於飲食過度肥甘,濕毒積聚,導致濕熱相互作用,氣血阻滯,邪毒凝聚而形成。《外科正宗·腦疽論》中記載:“得於濕熱交蒸,從外感受者輕…"。說明這種病症屬於陽性、實性,治療時應清熱消腫,可以使用仙方活命飲方劑。在化膿期可以加用具有泄熱解毒作用的方劑,如黃連解毒湯。

  2. 陰虛火毒生癰與氣虛血虧生癰:這兩種病症都表現為虛證,難以潰爛和治癒,容易內陷,但前者的病機是陰虛火熾無法外泄,後者則是氣血兩虧,正氣不勝邪氣。因此,在治療上,對於前者應該養陰生津,清熱解毒,可以使用竹葉黃耆湯。對於後者應該扶正解毒,可以使用託裡消毒散。

總之,就癰疽而言,癰為陽性病症,疽為陰性病症,但是陰性中有陽性成分,陽性中也有陰性成分,這三種病症都屬於陰性病症,其中濕熱交蒸的癰為陰中之陽,比較容易治療。陰虛火毒生癰多見於消渴患者,最容易內陷,氣虛血虧生癰只要及時補正託升,就可以轉變成陰性病症。

【文獻引用】《靈樞·癰疽》:“陽氣大發,灌注到腦部,稱為腦爍,其顏色不樂觀,頸部會感到刺痛,且伴有煩躁的情況,此種情況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