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東軒居士>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東軒居士:宋代醫家與《衛濟寶書》考略

生平考證

東軒居士為宋代著名醫家,其真實姓名已湮沒於歷史長河,生平事蹟亦鮮見於典籍記載。考其名號,「東軒」當為其書齋或居所之名,「居士」則表明其隱逸之士的身份,可能為不求仕進的儒醫或通曉醫理的文人。宋代醫者常以「居士」自稱,體現了當時儒醫合流的時代特徵。

《衛濟寶書》的醫學貢獻

東軒居士所著《衛濟寶書》一卷,在中醫外科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書對癌瘤的論述尤為詳盡,其特點如下:

腫瘤學說的開創性見解

  1. 「癌」字的首創性使用:東軒居士在書中明確將「癌」字用於描述腫瘤類疾病,這在中醫文獻中屬最早記載。其對「癌」的認識已超越前人對腫塊的籠統描述,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病證概念。
  2. 乳癌論述的突破:書中對乳癌(當時稱為「乳岩」)的發病機理有深刻見解,指出其與年齡增長密切相關,並特別強調情志因素(即精神心理因素)在發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體現了中醫「七情內傷」致病理論的臨床應用。
  3. 辨證分型的雛形:雖然尚未形成系統的辨證體系,但書中已根據腫瘤的形態、發展階段和伴隨症狀進行區分,為後世中醫腫瘤學的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

外科治療的特色

《衛濟寶書》記載的外科治療方法具有鮮明的宋代特色:

  1. 外治法豐富:包括膏藥外敷、藥線引流、燻洗等多種外治技術,反映了宋代外科治療手段的多樣化。
  2. 手術治療的記載:書中對某些體表腫瘤的手術切除方法有具體描述,顯示當時外科手術已達到一定水平。
  3. 藥物配伍精當:所載方劑多採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解毒消腫之品,如三棱、莪朮、貝母、牡蠣等,配伍嚴謹,體現了宋代方劑學的發展水平。

學術淵源與影響

東軒居士的醫學思想明顯受到以下學術淵源的影響:

  1. 《黃帝內經》理論基礎:其對腫瘤病因病機的認識,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觀點,直接源自《內經》理論體系。
  2. 《劉涓子鬼遺方》的傳承:在外科治療方面,可見對南北朝時期《劉涓子鬼遺方》的繼承與發展。
  3. 宋代醫學思潮:重視實證觀察和經驗總結,體現了宋代醫學注重實用的時代特徵。

《衛濟寶書》對後世中醫外科發展影響深遠,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等多部外科專著均從中汲取營養。書中關於情志因素與腫瘤發病的論述,更為後世中醫情志致病理論提供了重要參考。

版本流傳

《衛濟寶書》現存多種版本:

  1. 明代輯本:現存主要為明代輯錄本,收錄於多部醫學叢書中。
  2. 清代刻本:有數種清代刊本流傳,內容略有差異。
  3. 近代影印本:二十世紀以來,有多家出版社據古本影印出版,便於現代研究。

該書現已被收入多部中醫古籍整理叢書,成為研究中醫外科發展史和腫瘤學史的重要文獻。東軒居士雖名不見經傳,但其《衛濟寶書》的學術價值,確立了他在中醫外科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