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兒五軟」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兒五軟,是指小兒頭、項、口、手、足、肌肉失去正常發育而呈軟弱無力等症狀而言。俗稱“軟癱”;《古今醫統》又名“胎怯”。本症,宋代以前多與遲症並論,《嬰童百問》首將頭軟、項軟、手軟、腳軟、肌肉軟名為五軟。嗣後,一般將頭軟、項軟並稱為“頭項軟”;也有將手軟、足軟並稱為“手足軟”;由於五軟諸症往往互見,所以又把諸軟統稱為“弱症”,“軟症”等。

胎稟怯弱肝腎虛衰五軟:小兒出生後、漸見頭項軟弱傾斜,東倒西歪,遍身羸弱,足軟弛緩,不能站立,兼見口軟唇薄,不能咀嚼,口常流涎,手軟下垂,不能握舉,肌肉鬆弛,活動無力,唇淡苔少,脈沉細尺弱,指紋淡。

後天失調脾氣虛餒五軟:小兒病後,漸見肢體軟弱,形體瘦怯,肉少皮寬,食少不化,吃食不長肌肉,手軟不能握舉,舌出口而懶於言,口開不合,咬嚼乏力,發育遲緩;五歲小兒不能站立行走,神情呆滯,智力遲鈍,面色萎黃,不耐寒暑,以及頭項軟弱,唇白苔滑,脈沉無力,指紋淡。

胎稟怯弱肝腎虛衰五軟:係先天胎稟不足所致。有因其母血氣弱而孕者;有因其母血海久冷,用藥強補而有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母酒色過度,元氣虛弱者;或年老而復得子;有服墮胎之劑不去而竟成胎者;有早產者。上述諸因皆可致胎元耗傷,筋骨癢弱,而使頭項、手、足、口、肌肉痿軟。尤以項軟不能支,足軟不能立為主症。病機當責之肝腎,因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不支;又項為督脈足太陽經脈所過,督脈空虛,精髓不足,膀胱經脈失養,以致頭項軟弱不正。治宜溫陽益氣,填精補髓,方用補腎地黃丸,或補天大造丸。

後天失調脾氣虛餒五軟:多見於吐瀉久病,或腎疳,或慢脾風後;也有因護理不當,乳食、陽光不足而致者。以手足軟、口軟、肌肉軟為主症,病機當責之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俯之化源,脾胃失調,臟氣失其所稟,四肢無所主,故手軟而懶於抬,足軟而艱於步,肌瘦皮寬;清陽之氣不升,故頭不舉,項軟雖收;又口為脾之竅,上下齒屬手足陽明,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脾胃虛、舌不能藏而舒出,口軟不收而成五軟。治宜補中益氣,升舉清陽,可用補中益氣湯,或扶元散。倘得脾胃一旺,則臟氣有所稟,諸軟之症可圖。

【文獻別錄】

《幼科證治準繩.五軟》:"肝受熱風天柱倒,但將涼藥與維持,貼須性熱筋方緩,立見溫和請莫疑,吐瀉項軟唯調氣,傷寒柱倒不須醫。"

《幼科鐵鏡.天柱骨倒》:"天柱骨倒,乃項軟也。由真氣虛弱,客邪入腑,傳於筋骨,項則軟垂下而無力,治宜祛風散;或吐久瀉久病久而軟者,治宜六君子湯加肉桂。手軟者,宜用薏苡仁、當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