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兒腹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兒腹瀉在中醫上稱為「泄瀉」,指的是小兒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薄甚至如水樣,或者完全不化的症狀。這種狀況一般不會伴隨膿血的情況,也無明顯的腹痛感。古典醫書中對這種症狀有多種不同的名稱,例如《內經》稱之為「濡泄」、「飧泄」、「洞泄」,《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則稱之為「下利」、「洞泄」、「注下」、「久利」、「冷利」等等,現在統稱為泄瀉。《證治準繩·幼科》將泄瀉分為九種型別,對於這些型別的症狀描述得較為詳細,對於對疾病的認識也有較大的進展。

常見的症狀有:

1.風寒腹瀉:大便清稀多沫,臭味不大,腸鳴腹痛,或伴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輕微咳嗽、口不渴等症狀,舌苔薄白,脈浮,指紋紅。

2.濕熱腹瀉:可能發熱或不發熱,大便稀薄或粘稠,顏色可能是黃色或綠色,每天十多次,同時可能伴有口渴心煩、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指紋可能是深紅或紫紅。

3.傷食腹瀉:可能伴有腹痛脹滿,大便黏膩,瀉下有腐臭味,會有排便慾望,排便後疼痛減輕,可能伴有口臭和納食呆滯,經常伴有嘔吐的情況,舌苔可能呈黃厚或黃垢膩狀,脈滑,指紋呈暗紅並伏。

4.脾虛腹瀉:泄瀉時間長久,有時有泄瀉有時沒有,大便稀溏,食物不能消化,每次進食後容易引發泄瀉,面色蒼白,沒胃口,疲倦無力,睡覺時容易張開眼睛,舌質淡,苔薄白而潤,脈沉無力,指紋隱藏不顯現,或者是淡紅色。

鑒別分析:

1.風寒腹瀉和濕熱腹瀉:風寒腹瀉和濕熱腹瀉的病因和病理機制不同,所表現出的症狀也有所不同。風寒瀉是因為受到風寒之邪的感染,《素問·舉痛論》提到:“寒邪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瀉腸痛。”其特點是:泄瀉清稀,臭味不大,腸鳴腹痛,還可能伴有鼻塞、流清涕、口不渴等風寒表現,治療方法是疏風散寒,化濕祛病,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進行配方調節;濕熱腹瀉是因為受到暑濕之邪的感染,損傷脾胃,迫使大腸被逼而泄瀉。其特點是:泄瀉稀薄或粘稠,臭味較重,有時甚至暴瀉下迫,同時可能伴有口渴但飲水不多,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表現,治療方法是清熱利濕,可以使用葛根芩連湯進行配方調節。

2.傷食腹瀉和濕熱腹瀉:這兩種狀況的症狀都含有大便穢臭、舌苔黃或膩、脈滑或數等實熱證的表現,但病因和病理機制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區別。傷食腹瀉的病因是因為乳食不節制,損傷了脾胃。《素問·痹論》提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胃受損,無法正確消化水和穀物,使水和穀物變成濕,穀物變成滯,水和穀物不再區分,一起進入大腸而形成食積性泄瀉。一般多因飲食不節而引起,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濕熱腹瀉多因暑濕或濕熱之邪引起,夏秋季節發病較多。傷食腹瀉的特點是腹痛脹滿,疼痛時有排便慾望,排便後疼痛減輕,泄瀉有腐臭味,還可能伴有口臭和食慾不振,舌苔呈黃厚或黃垢膩狀,脈滑,指紋暗紅而隱藏;濕熱腹瀉則因體內積聚了濕熱,導致大便泄瀉稀粘,有時暴瀉下迫,症狀更加嚴重的話每天可能有一、兩十次的排便,雖然有臭味,但並無腥臭味,同時伴有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症狀。治療上傷食腹瀉要消食導滯,濕熱腹瀉要清熱利濕。

風寒腹瀉、濕熱腹瀉、傷食腹瀉都屬於實證,病程較短;而脾虛腹瀉則屬於泄瀉虛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