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兒麻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麻疹是一種由傳染的邪氣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徵是在發熱3-4天之後全身出現紅色疹點,並且常見於半歲以上的嬰兒。古代所稱的斑、皰疹、斑疹、痘疹都包括了麻疹的症狀,直到《麻證新書》(至元)中才確定名為麻疹。

在麻疹發病過程中,一般經歷了初熱期、見形期和收沒期三個階段。其中,險逆證多出現在見形期。下面將分別說明這三個階段的變化。

風熱時邪侵襲肺衛(初熱期)的特點是發熱,並且可能伴有微寒、鼻塞、流涕、噴嚏和咳嗽等症狀。除此之外,還會出現眼睛紅腫、怕光、眼淚多、倦怠、思睡、脣腮紅腫、頰黏膜接近下顎第一臼齒處有針尖大小的灰白點,周圍有紅暈的疹黏膜斑,小便呈短黃色,舌苔是白薄或微黃色,脈搏是浮數,指紋呈紅腫並突起。

邪毒入裡肺部蘊熱(見形期)的特點是高燒和煩渴,咳嗽更加嚴重,病人可能表現出煩躁或嗜睡的狀態,甚至伴有驚跳、眼睛紅腫多淚。疹點首先出現在耳後、髮際和頸部,然後逐漸擴散至額部、臉部、胸腹和四肢,最後出現在手足心。疹點呈鮮紅或暗紅色,稍微隆起,觸摸時會有刺痛感。舌頭呈紅色,舌苔黃膩或黃燥,脈搏快而有力,指紋呈紫色且凸起。

邪透疹沒肺胃陰傷(收沒期)的特點是疹點逐漸消失,發熱漸退,胃口轉佳,精神漸恢復。大約四到五天後,患者的皮膚會產生麵粉狀的脫屑,留下棕色的痕跡,大約一天後才完全消失。舌頭呈紅色,舌苔薄膩,脈搏虛而數,指紋顏色較淡而不突出。

邪毒熾盛閉肺內陷(險逆證)的特點是疹子不暢通,或者暴發後很快消失,或者疹子呈紫黑色,有的稀稠不均,並且伴有高燒、咳嗽劇烈,呼吸急促,有痰鳴聲,鼻煽胸腹激蕩,嘴脣和肩膀呈青紫色。舌頭呈紅絳色,舌苔薄黃或黃厚,脈搏浮數或洪數,指紋呈青紫色,病情可能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有時疹子呈斑塊狀,疹點不紅亮,或者疹點凹陷。患者還可能出現神志昏暗、語言錯亂、抽搐等症狀。

就鑒別分析而言,風熱時邪侵襲肺衛、邪毒入裡肺部蘊熱和邪透疹沒肺胃陰傷這三個症狀的證候就是麻疹的正常發展過程,分別在發病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出現。初熱期的特點是感染的邪氣侵襲了肺衛,患者除了出現口腔的麻疹黏膜斑之外,還有一系列肺衛的症狀,如發燒、微寒、鼻塞、流涕和咳嗽等。治療上應該要舒風清熱,可以使用銀翹散或宣毒發表湯來治療;邪毒入裡肺部蘊熱的證候出現在麻疹的中期,由於正邪之間的鬥爭,內部的熱度上升,因此出現了壯熱、煩渴、咳嗽加劇且從上至下開始出現皮疹,疹子的顏色先是鮮紅後變暗紅,顆粒細小且均勻,最初稀疏後來變得密集,舌苔呈黃色,脈搏洪數,指紋呈紫色且突出,這些都是實熱的表現。治療上應該要清熱解毒,通過使用清解透表湯來疏風透疹;邪透疹沒肺胃陰傷的證候出現在麻疹的末期,由於疹毒已經通過皮膚發散,因此疹點逐漸消失,發熱逐漸減退,胃口改善,精神逐漸恢復,這是邪氣散去,正氣恢復的徵兆。治療上應該要保養陰氣,舌苔呈薄黃色,脈搏虛數,指紋顏色較淡且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