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兒風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兒風疹

小兒風疹是一種症狀輕微的發疹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小兒。風疹又稱"風痧",《金匱要略》中稱為"癮疹",《麻科活人全書》則稱之為"風癮"。疹子包括麻疹、風疹、奶麻和疒丹痧等多種出疹性疾患,是兒科四大症之一。本篇僅以小兒風疹作為鑒別,並附上嬰幼兒奶麻,其他相關知識請參閱"小兒麻疹"和"小兒疒丹痧"等相關文章。

常見證候

衛分邪熱風疹:初起時伴有惡風發熱,發熱一般不高,發熱一至兩天後全身出現疹點,首先出現在頭面和軀幹,然後遍及四肢。大多在一天以內全身布滿疹點,疹子顏色淺紅,疹點細小而稀疏,並伴有癢感。耳後和枕骨部位會出現淋巴腺腫大,伴有咳嗽、噴嚏、流涕、咽痛、目赤等症狀。舌苔薄白,指紋紅紫,脈象浮數。

氣分邪熱風疹:發熱較高,疹子顏色鮮紅,疹點較密集。患者口渴並渴望飲水,心煩躁不安,大便乾燥,小便呈黃色或赤色。舌苔薄黃,脈搏有力且數,指紋紅紫且透達氣關。

鑒別分析

衛分邪熱風疹:主要由外感時邪,與氣血相搏,鬱於肌腠,導致皮膚出現疹子,但由於邪毒較輕,一般只傷及衛分。鑒別點是:發熱初期或一至兩天內就出現疹點,疹子迅速出現,通常在24小時內出現全身疹點。疹子呈細小稀疏的紅點狀,顏色淡紅,形狀像痧,首先出現在頭面,然後遍及軀幹和四肢,但手足心掌無疹子。疹子出現一到兩天後逐漸消退,同時伴有皮膚搔癢感,疹子退後沒有脫屑和斑痕,全身症狀輕微,耳後會有淋巴腺腫大。

氣分邪熱風疹:由於熱毒盛行,熱邪進入氣分,症狀逐漸加重。鑒別點是:發熱較高,由於體內熱量較高,皮膚上的疹子顏色由淡紅變為鮮紅,疹子形狀由細小稀疏變得密集。患者伴有口渴渴望喝水、心煩躁不安、大便乾燥和小便短赤等症狀。治療方法方面,初期邪氣在衛分,應著重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常使用加味消毒飲方劑;如果熱邪傷及氣分,則應清熱解毒並佐以涼血藥材,常使用透疹涼解湯方劑。小兒風疹病程通常在發熱期間,患兒的精神狀態、食慾等並不受影響,且疹子出現迅速、收沒快,一般病程較短,通常一週即可痊癒。

備註:嬰幼兒奶麻是一種急性發疹性傳染病,病因和發病機制與風疹大致相同,但臨床症狀有所不同。其鑒別點是:

  1. 發病年齡:嬰幼兒奶麻的發病年齡比小兒風疹更小,多見於一歲以內的嬰兒。
  2. 疹子型態:嬰幼兒奶麻的疹子細碎且稠密。
  3. 疹子顏色:風疹呈淡紅色,嬰幼兒奶麻呈玫瑰色,周圍有淺色紅暈。
  4. 出疹時的感覺:風疹出現疹子時,皮膚有癢感,嬰幼兒奶麻則無此症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