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產後身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產後身痛是指分娩後的遍身疼痛。本症是分娩後常見症狀之一,古代醫籍論述頗多,由於產後的體質變化,使本症具有多虛夾瘀的特點,因此不能按一般雜證處治,故專列條目討論。

【常見證候】

血虛產後身痛:遍身痠痛,諸關節緊皺且活動不利,面色蒼白,頭暈目花,心悸怔忡,體倦乏力,惡露量多,色淡質稀,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細。

血瘀產後身痛:遍身疼痛,呈脹痛或掣痛或針刺樣痛,面紫唇暗,惡露量少,色黯,質粘有塊,或伴少腹痛,拒按,舌邊略青,苔薄膩,脈弦澀。

風寒產後身痛:遍身疼痛,項背不舒,惡寒拘急,飲食減少,時有咳嗽咯痰,惡露減少,少腹時痛,舌質淡,苔薄潤,脈浮緊。

【鑒別分析】

血虛產後身痛與血瘀產後身痛:產後血虛夾瘀是產後的生理特點,但有血虛、血瘀偏重之不同,所以臨證表現亦異。血虛偏重者,責於血不養筋,筋脈失柔;血瘀偏重者,責於血絡閉阻,筋脈不通。兩者的辨證要點為:前者呈痠痛,關節緊皺不利,並有血虛見症(如頭暈目花、心悸怔忡,惡露色淡質稀,舌淡脈虛等);後者呈脹痛或掣痛或刺痛,並有血瘀見症(如面紫唇暗,惡露質粘有塊,舌邊青,脈澀等)。因此在治療上,血虛者宜養血溫經止痛,方選趁痛散加減;血瘀者宜活血通絡止痛,方選身痛逐瘀湯加減。

風寒產後身痛: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散,防護不密,頗易受風寒侵襲。若風寒流竄經絡,遂而出現遍身疼痛。其特點為:身痛腰痛,項背不舒,風邪盛的痛處不定,寒邪盛的身痛拘急,並有惡寒喜覆衣被,脈浮,舌苔薄白潤等症狀。治宜祛風散寒,活血溫經,方選五積散效佳。

產後身痛,切忌發汗。誤汗則易出現筋脈動惕,手足厥冷,或變生它病。即便挾有風寒或傷食,需用五積散治療,亦必須"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盡劑,以防傷正。

【文獻別錄】

《雜證會心錄》:"產後血泄過多,氣因血耗,不能逐瘀下出,反流注經絡,阻塞關節。斯時惡寒發熱,或腫或痛。醫家不明其故,概以風寒停滯目之。藥非表散,即是消導,豈知血因散而益虧,氣因消而益弱,變證多端,而病勢危矣。余每遇此症,急進十全大補湯大培氣血俾脈中脈外,營衛之氣,得以通暢流行,而在經在絡,蓄積之瘀,不待攻逐而從外自走。…若一味逐瘀,不救根本‥…‥未有能生者也。…內經日:"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今瘀不從,而血逆於腠理者,其為營氣不從乃此證之確據乎。"

產後身痛是指分娩後的遍身疼痛。本症是分娩後常見症狀之一,古代醫籍論述頗多,由於產後的體質變化,使本症具有多虛夾瘀的特點,因此不能按一般雜證處治,故專列條目討論。

【常見證候】

血虛產後身痛:遍身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