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產後多汗」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產後多汗是指產後新媽媽出汗量較多,常在分娩七-十天後自然減少或停止,這是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汗出過多或日久不止者,則為"產後多汗",或稱"產後自汗、盜汗。"

產後多汗的常見證候有:

  1. 產後氣虛多汗:症見汗出惡風,動則更甚。四肢不溫,面色白,心慌氣短,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脈濡或細弱。
  2. 產後陰虛多汗:症見睡中汗出,醒來自止。面色潮紅,頭暈耳鳴,口乾不飲,五心煩熱,腰膝痠軟,舌紅無苔或苔薄,脈細數無力。

產後多汗的鑒別分析:

產後氣虛多汗與產後陰虛多汗:兩者雖皆因虛,但寒熱屬性各異,病因病機不同。產後氣虛多汗,多為素體虛弱,復因產時氣血耗傷太過,肺氣益虛,衛陽不固,腠理不密所致。而產後陰虛多汗,則緣素體營陰虛弱,產後失血,陰血益虧,陰虛內熱,迫汗外泄而引起。

產後多汗的治療:

產後多汗的治療,與內科臨床相同。氣虛者,重在益氣固表;陰虛者,重在滋陰斂汗;同時還應結合產後亡血傷津的特點,輔以養血生津之品。

產後多汗的預防:

  1. 產後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
  2. 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 要注意飲食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4. 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 如有出汗過多或持續時間較長,兼有心慌失眠,氣短乏力,畏寒等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