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產後發痙」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產後發痙

產後發痙是指新產婦在分娩後出現手足抽搐、項背強直、口噤、角弓反張等症狀的一種病症。

病狀表現

產後發痙常見的症狀有三種:

  1. 血虛產後發痙:突然口噤不開,項背強直,四肢抽搐,嚴重時可能出現角弓反張,面色蒼白。舌淡紅苔少,脈細。
  2. 風寒產後發痙:初起時出現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無汗,接著出現四肢抽搐,項背強直,口嘆,角弓反張,舌苔薄白,脈浮弦。
  3. 邪毒產後發痙:初起時出現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牙關緊閉,口角搐動,面呈苦笑,之後出現項背強直,角弓反張,或者出現發熱神昏,舌質青暗,舌苔薄白,脈弦勁。

鑒別診斷

各種產後發痙的鑒別診斷如下:

  1. 血虛產後發痙:多由產後大出血和大量汗出,導致津液流失,血液不足且津液枯竭,經脈得不到滋養,肝風內動引起發痙。辨證要點是:產後大出血和汗出過多,接著出現四肢抽搐,項背強直且角弓反張。治療上應該養血止痙,方選十全大補湯加減。
  2. 風寒產後發痙:是由於產後血虛感受到風寒之邪所致。這種情況下有明顯的感受風寒史,初起出現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無汗等症狀,然後出現四肢抽搐,項背強直,口噤,角弓反張等症狀。如果沒有感受風寒史,則不應該診斷為這種情況。治療上應該祛風解表,發汗止痙,方選葛根揚加花粉。
  3. 邪毒產後發痙:這種情形是由於產傷口的感染引起的。辨證要點為:牙關緊閉且呈現苦笑的面容,舌質青暗,脈弦有力。治療上應該祛風解毒,理血止痙,方選止痙癒風散。

治療原則

產後發痙的治療原則是養血祛風。根據不同的病情,治療方法如下:

  1. 血虛產後發痙的治療應該養血止痙,方選十全大補湯加減。
  2. 風寒產後發痙的治療應該祛風解表,發汗止痙,方選葛根揚加花粉。
  3. 邪毒產後發痙的治療應該祛風解毒,理血止痙,方選止痙癒風散。

預後與治療時機

預後與治療時機密切相關。如果能及時治療,預後良好。但如果遲延治療,病情常會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預防產後發痙的措施包括:

  1. 保暖,避免受涼。
  2.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 飲食營養均衡,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產後出現手足抽搐、項背強直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