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惡露不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惡露不斷,又稱惡露不絕,是指產後由陰道排出的瘀濁敗血,在產後二十天左右排盡,如果超過這段時間,仍淋漓不斷者。

惡露不斷可分為氣虛惡露不斷、血瘀惡露不斷、血熱惡露不斷、陰虛惡露不斷四種。

氣虛惡露不斷多因素體虛弱,或孕期脾虛,中氣不足,或產時失血耗氣,或產程過長,或產後過勞,耗損正氣,致氣虛不能攝血、衝任不固、胞宮收縮無力而引起。

血瘀惡露不斷多因胞宮瘀血留滯,或產後受寒,寒與血搏,惡血內留,使新血不得歸經,而致惡露不絕。

血熱惡露不斷多由產時邪毒內侵胞宮,與血相搏,蘊而化熱,迫血下行所致。

陰虛惡露不斷多由素體陰虛,虛熱內熾,血不內藏引起。

惡露不斷的治療方法,氣虛惡露不斷宜大補其氣,方用益氣縮宮湯;血瘀惡露不斷宜活血祛瘀,方用縮宮逐瘀湯;血熱惡露不斷宜凊熱涼血,方用清宮飲;陰虛惡露不斷宜養陰清熱,方用加減保陰煎。

總之,惡露不斷的虛證、實證、熱證,須從小腹痛與不痛,惡露有無臭氣來區分。至于治療,雖然氣虛應補氣攝血,血瘀當活血祛瘀,血熱宜凊熱涼血,陰虛必養陰清熱,但由於產後胞宮易因虛致瘀,又易因瘀致虛,因此,治法也宜虛實兼顧。

【文獻別錄】

《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產後門》:"產後惡露,乃裹兒污血,產時當隨胎而下。若日久不斷,時時淋漓者,或因衝任虛損,血不收攝;或困瘀行不盡,停留腹內,隨化隨行者。當審其血之色,或污濁不明,或淺淡不鮮,或臭、或腥、或穢,辨其為實,為虛,而攻補之。虛宜十全大補湯加阿膠,續斷,以補而固之。瘀宜佛手散,以補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