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行吐衄」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經行吐衄,又稱“倒經”,是指月經來潮前一、二天,或正值經行時,或在行經後所發生的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症狀而言。多數患者伴有月經量減少,甚至經閉不行。
“經行吐衄”之名,始自清代《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傅青主謂“經逆”,葉天士稱“逆經”、“倒經”。名稱雖異,但都說明本症與月經的周期有關。既往月經正常的婦女,偶而在行經前後發生一、二次吐血或衄血,不應作“經行吐衄”而論。
【常見證候】
肝經鬱火倒經:經前或經期發生吐衄,口苦咽乾,面紅目赤,頭暈而脹,煩躁易怒,夜寐不安,胸脅及乳房脹痛,經行先後無定期,經來不暢,色紅量少,少腹脹痛,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胃火血熱倒經:經前或經期吐衄,口渴口臭,喜冷惡熱,牙齦腫痛或潰爛出血,經行先期,色紅或紫,量多質粘,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來洪數。
陰虛肺燥倒經:吐衄多發生於經期或經後,量少色紅。平時頭暈耳鳴,咽乾鼻燥,乾咳音啞,午後潮熱,顴赤盜汗,月經量少,色紅無塊,舌質嫩紅而乾,舌苔花剝或無苔,脈細數無力。
脾不統血倒經:經期或經後口鼻出血,色淡紅,質稀薄,面色白,倦怠嗜臥,氣短懶言,食少腹脹,大便溏瀉,帶下綿綿,質稀色白,經行量多,或崩或漏,經色淺淡,質地清稀,舌胖質淡,邊有齒痕,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鑒別分析】
肝經鬱火倒經與胃火血熱倒經:《靈樞·百病始生篇》說:“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以上兩種證候的倒經均屬火熱上沖,損傷陽絡,血溢於外所致的“實證”、“熱證”,故臨床上皆在經前或經期血海滿盈時發生吐衄,出血量多,色紅質稠為共同特徵。然二者病因、病機尚有不同之處。肝經鬱火倒經多由恚怒傷肝,氣鬱化火,肝火擾動,陰血失藏所致;胃火血熱倒經多因恣食辛辣炙煿厚味,致使胃中積熱,胃火上沖而引起。故前者兼見頭暈目眩,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口苦咽乾,胸脅脹痛等症。由於肝氣疏泄失職,血海蓄溢失常而致的經行先後不定期,經來澀滯不爽,經行少腹及乳房脹痛等為其主要特徵;後者則以齒痛齦腫、口臭、口渴、便秘、月經量多為辨證的要點。因皆屬“實證”、“熱證”,故治療總以涼血清熱,順經止血為法。肝經鬱火倒經治宜清肝解鬱,降逆止血,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胃火血熱倒經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味,或用麥門冬湯加減,重者可用四生丸加黃芩、黃連等。
陰虛肺燥倒經與脾不統血倒經:二者皆屬虛證。陰虛肺燥倒經常由素體陰虛,產育過多,房勞過度等多種原因引起精虧血耗,陰虛火旺,灼肺傷津,損傷陽絡而成,證屬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