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牙齦出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牙齦出血,又稱齒衄,是指牙縫或牙齦滲出血液而言。

本症在《內經》中屬“血溢”、“衄血”範疇;《金匱要略》則歸入“吐衄”專篇;《諸病瀕候論》設有“齒間血出候”;至明《景岳全書》始有“齒衄”症名。蓋足陽明胃經行於上齒,手陽明大腸經行於下齒;又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故本症與胃、大腸及腎關係密切,但以胃經的病變為常見。

齒衄與舌衄,其血液均從口出,但舌衄之血出於舌面,舌上常有如針眼樣出血點,望診不難區別。還有“牙宣”一症,牙縫中常有血液滲出,但此症以牙齦先腫繼而齦肉萎縮,牙根宣露為特點,故本節不予論述。

【病因病機】

本症多因胃熱、胃火、胃陰不足、肝鬱化火、腎陰虧損等所致。

(一)胃熱、胃火

胃熱、胃火熾盛,迫血妄行,上攻口齒,則牙齦出血。

(二)胃陰不足

胃陰不足,津液虧損,血不榮於齒齦,則牙齦出血。

(三)肝鬱化火

肝鬱化火,上炎牙齦,則牙齦出血。

(四)腎陰虧損

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傷牙齦,則牙齦出血。

【臨床表現】

牙齦出血,多為鮮紅色,或為淡紅色,或為暗紅色,血量多少不一,常伴有牙齦腫痛、口乾口苦、口臭、牙齒鬆動、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弦數等症。

【診斷治療】

根據牙齦出血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舌苔、脈象等,可作出診斷。

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病因病機,辨證施治。

(一)胃熱、胃火證

症見牙齦出血,口乾口苦,牙齦腫痛,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二)胃陰不足證

症見牙齦出血,口乾口苦,牙齦腫痛,口渴喜飲,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養胃生津,涼血止血。可用玉女煎加減。

(三)肝鬱化火證

症見牙齦出血,口苦咽干,牙齦腫痛,口臭,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涼血。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四)腎陰虧損證

症見牙齦出血,腰膝酸軟,牙齒鬆動,耳鳴耳聾,健忘失眠,舌紅少苔,脈沉細。治宜滋陰補腎,涼血止血。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預防保健】

  1. 保持口腔清潔,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2.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戒菸戒酒。
  4.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6.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結語】

牙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多因胃熱、胃火、胃陰不足、肝鬱化火、腎陰虧損等所致。臨床表現為牙齦出血,多為鮮紅色,或為淡紅色,或為暗紅色,血量多少不一,常伴有牙齦腫痛、口乾口苦、口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