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苔白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苔白膩,是指舌面上覆蓋一層白色濁膩苔,苔質緻密,顆粒細小,不易刮脫。

苔白膩在《傷寒論》中未見到。考陽明篇“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一條,指的當是白滑苔。

溫病學家對白膩苔的研究開始重視。《形色外診簡摩》云,“伏邪時邪皆由裡發,即多夾濕,故初起,舌上即有白苔,且厚而不薄,膩而不滑,或粗如積粉。”說明白膩苔在伏邪中也常見到。

白膩苔與白腐苔,雖然苔質皆較厚,但兩者不同,腐苔顆粒粗大,刮之易去;膩苔顆粒細小,累附舌面,不易揩去,以此為辨。

正常人食牛奶或豆漿後,出現舌苔白膩,屬染苔,假苔;不屬病態。

白膩苔多見於痰飲、濕濁內阻、脾胃虛弱等病症。

痰飲、濕濁內阻常見於外感風寒、風熱、暑濕等病邪,內傷飲食停滯、脾胃虛弱等病症。這些病邪或病症,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停聚,痰飲、濕濁內生,從而出現舌苔白膩。

脾胃虛弱常見於脾胃素虛、久病、產後、老年人等人群。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停聚,也易出現舌苔白膩。

白膩苔的治療,應根據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施治。

若是外感風寒、風熱、暑濕等病邪所致,應以解表散寒、清熱利濕為主。

若是內傷飲食停滯、脾胃虛弱等病症所致,應以健脾和胃、化痰散濕為主。

舌苔白膩,是一種常見的舌象。白膩苔多見於痰飲、濕濁內阻、脾胃虛弱等病症。白膩苔的治療,應根據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