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苔黃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舌苔黃膩,是指舌面有一層黃色濁膩逆苔,其苔中心稍厚,邊緣較薄,歸屬膩苔[1]類。黃膩苔,在古代醫籍中記載較少。《金匱要略》雖有"黃苔[2]",但未明言"黃膩"後世溫病學說興起,對黃膩苔之認識漸趨深刻。論述較詳的,以《辨舌指南[3]》為最。嗜酒或長期吸煙的人,也可見到黃膩濁苔,但中心黃垢而微黑參以問診,與純為病態之本症不難區別。
黃膩苔的病因病機
黃膩苔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
脾胃濕熱:脾主運化[4],胃主受納,脾胃功能正常,則水谷精微[5]可以正常吸收和轉化,化生氣血津液[6]。如果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轉化,就會化生濕熱,濕熱蘊結於內,就會出現黃膩苔。
-
痰濕內阻:痰濕內阻,是指體內痰濕過多,阻礙氣機運行,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轉化,化生濕熱,濕熱蘊結於內,就會出現黃膩苔。
-
陰虛火旺:陰虛火旺,是指體內陰液不足,虛火上炎,灼傷津液,津液被灼傷後,就會變成黃色濁膩的痰液,痰液鬱積於舌,就會出現黃膩苔。
黃膩苔的臨床表現
黃膩苔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黃膩苔的治療
黃膩苔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化痰解毒、滋陰降火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白朮、茯苓、澤瀉、陳皮、半夏、生薑、大棗等。
黃膩苔的預防
黃膩苔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飲食清淡:飲食清淡,可以避免脾胃功能受損,從而減少黃膩苔的發生。
-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從而增加黃膩苔的發生。
-
不吃油膩食物:油膩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從而增加黃膩苔的發生。
-
不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從而增加黃膩苔的發生。
-
不熬夜:熬夜會損傷脾胃陰液,從而增加黃膩苔的發生。
-
保持心情舒暢:心情舒暢,可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減少黃膩苔的發生。
-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從而減少黃膩苔的發生。
-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脾胃功能異常,從而及早進行治療,避免黃膩苔的發生。
舌苔黃膩是指舌面有一層黃色濁膩逆苔,其苔中心稍厚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