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口中生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口中生瘡,中醫稱為“口瘡”。《內經》中稱為“口糜”、“口瘡”或“口瘍”。後世根據其臨床表現及病機的不同,又有“口疳”、“口舌生瘡”、“口中疳瘡”、“口破”、“口內糜腐”等之稱。但一般在習慣上將口中潰瘍,範圍局限,病情較輕者稱為“口瘡”;口中糜爛如腐、範圍較大,病情較重者稱為“口糜”;小兒口瘡的發生如與疳積有關者稱為“口疳”。小兒“鵝口瘡”則在兒科另立條目專論。此外,口角生瘡稱“口吻瘡”,俗名“燕口”、亦稱“口肥瘡”。雖不屬本症範疇,但其病機相關,前人多列為一類,可參閱本症辨治。
常見證候
脾胃積熱口瘡:口、唇、舌及齒齦多處生瘡,周圍紅腫,甚者腮舌俱腫,疼痛,影響進食,口渴飲冷,大便秘結,尿黃赤,或兼身熱,舌質紅,或有裂紋,苔黃,脈數有力。
陰虛火旺口瘡:口瘡反復發作,每因勞累或夜寐不佳而誘發,瘡面黃白色,周圍淡紅,疼痛晝輕夜重,口乾,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或有紅裂紋,脈沉細數。
中氣不足口瘡:口瘡反復發作,時輕時重,瘡面色淡,疼痛較輕,納少脘脹,大便不實,肢軟神疲,短氣懶言,舌質淡,邊有齒痕,苔白,脈細弱。
鑒別分析
脾胃積熱口瘡與陰虛火旺口瘡:兩證均屬熱證,前證為實熱,後證為虛熱,臨床表現迥異。脾胃積熱口瘡,多因飲食失節,嗜食辛辣醇酒,炙煿厚味,脾胃積熱,脾開竅於口,脾胃之熱上蒸於口,發生口瘡。其特點是:口瘡嚴重,多處發生,瘡面色紅而腫痛,兼有口渴飲冷、便秘溲黃、舌紅苔黃等脾胃實熱症候。陰虛火旺口瘡,多因思慮勞倦,心陰暗耗,或熱病後期,陰分受傷,陰虛則火旺,上炎於口,發生口瘡。其特點是:口瘡遷延不癒,反復發作,此起彼伏,瘡面色淡紅,不甚腫,晝輕夜重,兼有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紅少苔等陰虛症候。兩證治療原則亦不同,脾胃積熱口瘡治宜清熱瀉火,方選涼膈散、瀉黃散;陰虛火旺口瘡治宜滋陰清火,切忌苦寒傷陰,如偏於心陰虛者,方選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偏於腎陰虛者,方選知柏地黃湯等。
中氣不足口瘡與陰虛火旺口瘡:兩證均為虛證,有口瘡反復發作、遇勞即發的臨床特點。但中氣不足口瘡的病機要點是氣虛,起由勞倦、久病等脾胃中氣受損,或口瘡日久灼陰耗氣,脾胃氣虛,陰火內生,發生口瘡。其口瘡表面色淡,無紅腫,輕度疼痛,雖單個或數個發生,郤遷延不癒。兼有納少便溏、神倦短氣、舌淡等脾胃氣虛症候。而陰虛火旺口瘡,其瘡面淡紅,尚有煩熱、舌紅少苔等虛火上炎之症,可作鑒別。中氣不足口瘡治宜補中益氣湯或黃耆建中湯;如氣陰兩虛者,可選生脈散加味。
口瘡一症,有虛實之分,暴病多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