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口中生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口中生瘡,中醫稱為“口瘡”、“口糜”,或是“口瘍”。根據《內經》的描述,口瘡還有“口瘍”、“口糜”或是“口瘍”的名稱。根據臨床表現和病機的不同,還有其他稱呼如“口疳”、“口舌生瘡”、“口中疳瘡”、“口破”、“口內糜腐”等。但在一般習慣上,較輕的口中潰瘍會稱為“口瘡”,而較嚴重的口中糜爛則稱為“口糜”。若小孩的口瘡與疳積有關,則稱為“口疳”。小孩常見的“鵝口瘡”則有另外的討論。

此外,口角生瘡也被稱為“口吻瘡”,口語中也叫做“燕口”或是“口肥瘡”。雖然不屬於口瘡的範疇,但是它的病機與口瘡相關,因此在過去的分類中常被歸類為一種,可以參考口瘡的辨治方法。

常見的口瘡有幾種不同的證候:

  1. 脾胃積熱口瘡:口、脣、舌和齦多處都有生瘡,周圍紅腫,嚴重時連腮舌都會腫脹,疼痛影響進食,口渴喜飲冷飲,大便祕結,尿液呈黃赤色,有時會伴隨全身發熱,舌頭呈紅色且可能有裂紋,舌苔呈黃色,脈搏數目有力。

  2. 陰虛火旺口瘡:口瘡會反復發作,每次常因勞累或夜晚睡眠不佳而誘發,瘡面呈黃白色,周圍顏色較淡紅,疼痛白天輕夜晚重,口乾,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頭紅且沒有苔,有時會有紅裂紋,脈搏沉細而數。

  3. 中氣不足口瘡:口瘡會反復發作,發作的程度時輕時重,瘡面顏色較淡,疼痛輕微,食慾減少腹部脹脹,大便不順暢,四肢無力疲倦,氣短懶言,舌頭顏色較淡,邊緣上有齒痕,舌苔呈白色,脈搏細弱。

鑒別分析:

脾胃積熱口瘡和陰虛火旺口瘡:這兩個證候都屬於熱證,但前者是實熱,後者是虛熱,臨床表現有所不同。脾胃積熱口瘡多由飲食失節,嗜食辛辣醇酒,飲食過熱引起脾胃積熱,熱從脾上蒸向口腔,導致口瘡。特點是:口瘡嚴重,多處出現,瘡面紅腫且疼痛,還伴有口渴愛喝冷飲、便祕、尿黃赤等脾胃實熱的症狀。陰虛火旺口瘡多由思慮過度疲憊,心陰不足,或是在熱病的後期,陰虛受傷,陰虛就會引起火旺,火炎於口腔,導致口瘡。特點是:口瘡反覆發作,遷延不癒,瘡面顏色較淡紅,不太腫脹,白天疼痛輕微夜晚加重,還伴有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頭紅且沒有苔的陰虛症狀。兩種證候的治療原則也不同,脾胃積熱口瘡宜清熱瀉火,選用涼膈散、瀉黃散等方劑;陰虛火旺口瘡則宜滋陰清火,切忌苦寒傷陰。若偏向心陰虛,可以選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若偏向腎陰虛,可以選用知柏地黃湯等。

中氣不足口瘡和陰虛火旺口瘡:這兩個證候都屬於虛證,與口瘡反覆發作、勞累即發的臨床特點有關。但中氣不足口瘡的病機要點是氣虛,可能由於勞累、長期疾病等導致脾胃中氣受損,或者是長期口瘡灼陰引起氣虛,脾胃氣虛,陰火內生,導致口瘡。口瘡的表面顏色較淡,沒有紅腫,疼痛輕微,雖然只出現單個或多個瘡,但遷延不癒。還有食慾減少、大便稀軟、精神倦怠、氣短等脾胃氣虛的症狀。而陰虛火旺口瘡,瘡面呈淡紅色,還有煩熱、舌頭紅且沒有苔等虛火上炎的症狀,可以作鑒別。中氣不足口瘡宜補中益氣湯或黃耆建中湯;若氣陰兩虛,可以選用生脈散加味。

總結來說,口瘡可以根據不同的證候來判斷處理。但大部分口瘡屬於實證,比較少見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