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皮膚萎縮」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皮膚萎縮

皮膚萎縮是指皮膚變薄且光亮,且表面紋理消失或異於正常。古代醫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這種情況,但在《素問.痿論》中有一段描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似乎與皮膚萎縮的症狀相似。皮膚萎縮可以因生理和病理變化而引起。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由病理改變引起的皮膚萎縮,衰老和妊娠所引起的皮膚萎縮不在此討論之列。

常見證候

  1. 毒邪浸淫萎縮:一開始出現界線清楚的紅色斑疹,大小像綠豆或蠶豆,中央迅速凹陷萎縮,表面呈淺紅發亮,正常紋理消失或輕度皺紋殘存,多見於顏面,也可出現在胸背和肩部。初期可能有發熱、頭痛、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症狀,舌紅,苔黃,脈數。

  2. 寒凝血瘀萎縮:萎縮多呈帶狀,起初出現在手足背,然後逐漸擴展到前臂或下肢脛前部。皮膚變薄、光滑、凹陷,顏色淺灰或灰暗,觸摸時較硬,四肢不溫,尺膚寒涼,舌淡紫或黯紅,苔薄白,脈沉遲。

  3. 氣血虛弱萎縮:多見於側臉皮膚萎縮,有時可波及肌肉甚至骨頭。患側的皮膚塌陷,比健側明顯變薄,失去正常紋理,無明顯自覺症狀。若影響的面積擴大,患側會相對縮小,常伴隨食慾不振、便溏、面色不華,舌淡,苔較膩,脈細弱等症狀。

  4. 肝腎陰虛萎縮:面部皮膚變薄,呈線條狀萎縮,鬆弛,皺紋消失,易出現大的皺折,表面乾燥並有輕度脫屑,顏色呈灰褐或褐紅,多見於中年人,臉看起來像是老年人,容易伴隨老年性雀斑和血管瘤,男性毛髮稀疏,女性可能長鬍鬚。舌體瘦乾,顏色紅而少津液,脈沉細。

鑒別分析

毒邪浸淫萎縮和寒凝血瘀萎縮:這兩種證候與感受外邪的關係比較密切。毒邪浸淫萎縮受到的毒邪包括日光毒熱、梅毒和癘氣等,局部皮膚受其毒邪浸淫,進而萎縮。因此,在鑒別這種情況時應該聯繫病因,關注萎縮的面部通常呈圓形,顏色淺紅發亮,正常紋理消失或有輕度皺紋等特點。初期往往伴隨有毒熱的脈證,這些都可以提供相應的證據。治療方面以解毒祛邪為主,但沒有具體的方劑,應根據證候而治療。寒凝血瘀萎縮則是受到寒邪的侵襲,經絡受阻滯,氣血無法暢通,導致局部皮膚凝滯和瘀血。因此,這種情況下的萎縮一開始出現在四肢末端,然後逐漸擴散到上半身,萎縮的面部呈帶狀光滑,顏色淡或灰暗,觸摸時較硬,並且伴有四肢不溫、尺膚寒涼、舌淡、脈沉遲等寒邪的徵象,可以用當歸四逆湯等藥物來治療。

氣血虛弱萎縮和肝腎陰虛萎縮:這兩種情況都是以臟腑功能失調為特點,發病較緩慢。氣血虛弱萎縮是由於氣血不足、循環不暢,皮膚缺乏滋養而出現萎縮。鑒別要點是:萎縮可以波及肌肉甚至骨頭,患處顯著凹陷,萎縮的部位顏色淡且失去正常紋理,若出現在面部,可能會導致口、眼、鼻歪斜。可能伴隨脾胃虛弱的症狀和脈證。治療可以使用補益脾胃的方法,例如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等藥物,逐漸復原。肝腎陰虛萎縮多見於中年人。腎藏精,肝藏血,肝腎的功能密切相關,精血相互生成。如果長期患病或身心過度勞累,導致肝腎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