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內長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內長肉

耳內長肉,是指耳竅內突出的小肉塊。其形狀可以類似櫻桃、羊奶頭、小蘑菇或棗核,因此又被稱為耳痔、耳蕈或耳挺等。這種情況通常與耳癤、耳膿等疾患有關,並且可能伴隨耳痛、耳腫、耳內流膿等症狀。

耳內長肉的常見證候

  1. 肝膽蘊熱,熱毒襲耳:肝膽有熱毒,耳內長肉的形狀大小不一,顏色紅,常常濕潤,可能有稀水溢出、膿液或出血,觸之疼痛,疼痛感可能延伸至頭頂。伴隨耳鳴、嚴重時可能出現耳聲襲及頭暈、食慾不振、便祕、小便乾燥、舌苔薄黃、脈搏弦數。

  2. 脾腎兩虛,邪滯耳竅:耳內長肉的形狀通常較小,顏色淡紅,潮濕,持續時間較長,耳內可能稍有疼痛,也可能有膿水流出,聽力可能下降。伴隨脘腹脹悶、食慾不振、腰膝痠痛、頭暈目眩、便溏、尿液清長、舌苔薄白、脈搏細弱。

  3. 邪毒久留,氣滯血瘀:耳內長肉呈暗色且無光澤,觸之疼痛,可能有出血或膿水流出,聽力可能下降,食慾尚可,大小便正常,舌頭色暗,苔薄,脈搏細澀。

耳內長肉的鑒別與治療方法

  1. 肝膽蘊熱,熱毒襲耳:肝膽中的邪熱阻塞清竅,導致耳內長肉的形成。此時宜清理肝臟、瀉火,可選用柴胡清肝湯治療。

  2. 脾腎兩虛,邪滯耳竅: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根,腎得後天之水榖精華滋養,則精氣旺盛,耳竅聰明。脾腎虛弱時,耳竅容易受到邪氣侵襲,邪毒滯留、氣血凝聚就會形成耳內長肉。治療時應補益脾腎,可選用附桂八味丸合參苓白朮散加梔子、柴胡、連翹等藥物。

  3. 邪毒久留,氣滯血瘀:邪毒侵襲耳朵,長期卡住經絡,氣血無法流通,形成耳內長肉。這種情況下,耳內肉塊通常顏色暗紅或紫色。治療時應調整氣血,促進瘀血的流動,可選用當歸桃紅湯治療。

因此,耳內長肉的治療應首先考慮肝膽的問題,但脾腎虛弱或氣血滯留的情況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主要的鑒別點在於耳內肉塊的大小及顏色。如果耳內肉塊鮮紅,可能是因為熱毒侵襲;如果顏色較為淡紅且無光澤,可能是因為脾腎虛弱或氣滯血瘀。鑒別診斷在臨床上相對容易。

根據《外科大成》卷三的記載,耳痔、耳挺、耳蕈等情況都發生在耳竅內,不會引起腫脹、疼痛等症狀。如果長時間塞住耳朵,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治療時可使用梔子清肝湯,並可以外用藥物線在耳縫內,幫助恢復。

耳內長肉的預防與危害

要預防耳內長肉,需注意以下事項:

  1. 保持耳部清潔,避免耳朵進水。
  2. 避免用力挖耳朵,以免損傷耳道。
  3. 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如果不及時治療耳內長肉,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嚴重時甚至耳聾。因此,一旦發現耳內長肉,應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