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內長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內長肉,中醫名詞,又稱耳痔、耳蕈、耳挺。是指耳竅內有小肉突出,形如櫻桃,或加羊奶頭,或如小蘑菇,或如棗核,頭大蒂小。因其形狀不一,故又有"耳痔"、"耳蕈"、"耳挺"等名稱。本症常見於"耳癤"、"耳膿"等疾患,可與"耳痛"、"耳腫"、"耳內流膿"等條目互參。
耳內長肉的常見證候有:
- 肝膽蘊熱,熱毒襲耳:耳內長肉的形狀大小不一,色紅無皮,常濕潤,或有稀水溢出,或有膿液,或出血,觸之疼痛,痛引巔頂。伴有耳鳴,甚則耳襲,頭暈納差,便乾溲赤,舌苔薄黃,脈弦數。
- 脾腎兩虛,邪滯耳竅:耳內長肉的其形多不大,色淡紅,潮濕,遷延日久,耳內稍痛,或有膿水流出,聽覺差,伴有脘腹脹悶,納穀不香,腰膝痠痛,頭暈目眩,便溏,溲清長,舌苔薄白,脈細弱。
- 邪毒久留,氣滯血瘀:耳內長肉的色暗無華,觸之疼痛,或出血,或有膿水流出,伴有聽覺差,胃納尚可,二便正常,舌質暗,苔薄,脈細澀。
耳內長肉的鑒別分析:
- 肝膽蘊熱,熱毒襲耳:耳為肝膽經脈所過,邪熱結於肝膽,熱毒上蒙清竅,氣血受阻,凝聚於耳,宜清肝瀉火,方選柴胡清肝湯。
- 脾腎兩虛,邪滯耳竅:脾為後天,腎為先天,腎得後天水榖精微充養,則精髓旺盛,耳竅聰靈。脾失健運,化源不足,腎氣亦虛,耳為腎竅,脾腎兩虛,則耳竅受邪,邪毒滯留、氣血凝聚遂致耳內長肉,宜補益脾腎,方選附桂八味丸合參苓白朮散加梔子、柴胡、連翹等藥。
- 邪毒久留,氣滯血瘀:邪毒襲耳,遷延日久阻塞經絡,氣血瘀滯不散,結聚而成,其特點:耳肉色暗,或紫,宜調和氣血,行滯化瘀,方選當歸桃紅湯。
耳內長肉的治療宜從肝膽入手,然脾腎兩虛或氣滯血瘀者亦有之。主要鑒別點在於耳肉的大小,顏色,加耳肉鮮紅,多屬熱毒襲耳;耳肉淡紅,色澤不鮮,多為脾腎兩虛,氣滯瘀血則其色暗紅,臨症易於鑒別。
《外科大成》卷三中記載:"耳痔及耳挺,耳蕈,俱結於耳之竅內,不腫不[月責]不痛。塞久令人重聽,宜梔子清肝湯,兼外插藥線於縫內化盡自癒。"
耳內長肉的預防方法:
- 保持耳部清潔,避免耳朵進水。
- 避免用力挖耳朵,以免損傷耳道。
- 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耳內長肉的危害:
耳內長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一旦發現耳內長肉,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