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內流膿」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耳內流膿是指耳內流出膿液,其顏色可能是黃色或青色,質地可能是稠厚或稀薄。病名最早見於《諸病源侯論》,稱之為“聤耳”。歷代醫家根據膿的顏色而命名不同的病症,例如明代王肯堂《雜病準繩·第八冊》中提到了停耳、風耳毒、纏耳、耳疳和震耳等不同的病症。《馮氏錦囊祕錄》將清膿稱為“囊耳”。屬於耳癤的病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常見的耳內流膿的證候有:

  1. 風熱上擾耳內流膿:耳內疼痛脹悶,跳痛或錐剌狀痛,劇痛後,耳內流膿則痛緩解、聽覺差、伴有頭痛、發熱,惡風、鼻塞流涕、咽乾而痛,口苦,耳膜破潰、有膿液出、顏色是黃色,舌苔薄黃,脈浮數。

  2. 肝膽濕熱耳內流膿:發作急驟,耳痛重,膿出痛減。伴有發熱、口苦、咽乾,頭痛、便祕、小便黃色。耳膿是黃色且稠厚,舌苔黃膩,脈弦數。

  3. 腎陰虛損,虛火上炎耳內流膿:耳內流膿時間較長,時好時壞,膿液清稀且無味,伴有頭暈、耳鳴、耳聾,腰膝痠軟,口乾心煩,面色潮紅且有輕微的發熱,舌質紅,脈細數。

風熱上擾耳內流膿和肝膽濕熱耳內流膿兩種病症均表現為發作急驟的實熱病證,但兩者的病因和發病機轉不同。前者是由風熱邪毒入侵,侵襲耳朵,火熱搏結,造成化膿;後者是由濕熱之邪蘊結,通過足少陽膽經上擾,濕熱搏結形成化膿。前者還會有風熱的症狀,如惡寒、鼻塞、咽乾、口渴,舌苔薄黃,脈浮數等表證,治療應該祛風清熱,辛涼解表,可以選擇銀翹散或桑菊飲,並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熱解毒的藥材。後者一般沒有表證,僅見內實熱症狀,發熱程度比前者嚴重,耳膜破損,腫痛更嚴重,膿液是黃色且稠厚,必然伴有肝膽濕熱的胸脅苦滿、目赤、口苦、咽乾症狀,還可能有便祕、小便黃色,舌苔黃膩等濕熱腫盛的特徵,脈應弦而數。治療應該清肝膽濕熱,可以選擇龍膽瀉肝湯。對於這兩種病症,可以使用青吹口散膏蘸棉條塞進耳朵,或者使用黃連耳液滴耳,一天三次。

腎陰虛損,虛火上炎耳內流膿是指由於腎精虛損,無法控制陽氣,虛火上升,上行至耳朵,腎竅虛空,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邪氣與虛火相互作用,導致化膿。除了耳內流膿清稀,持續時間長久,聽力下降,耳鳴頭暈等特點外,還伴有腰膝酸軟,口乾,心煩和輕度發熱等腎陰虛的症狀。治療應該滋陰降火,可以選擇知柏地黃丸。

耳內流膿一症涉及肝膽與腎三經,但都屬於虛實兩端,實證多見於小兒,成人多見虛證。

另外,《古今醫案按·耳門》中提到了一個案例,一名婦人因憤怒而發燒,每次憤怒後兩個耳朵就會流膿液,兩側太陽穴會感到疼痛,用手按壓後疼痛稍減,憤怒時胸脇和乳房會脹痛,還有時寒熱交替、小便頻繁或小腹脹悶的症狀。這些都屬於肝火血虛的範疇,使用加味逍遙散進行治療,症狀完全消退,並使用補中益氣湯以補中益氣。

以上資料來自各種文獻記載,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