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上吐下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上吐下瀉,是指嘔吐和腹瀉症狀同時發生或交替出現,與單純性嘔吐或腹瀉有所不同。此症在歷代文獻中稱為霍亂,意即這種疾病起於倉卒,揮霍撩亂不安。

霍亂之名首見於《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說:"土鬱之發…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嘔吐霍亂"。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分別載有"嘔吐而利,名曰霍亂"。"驢馬肉合豬肉,食之成霍亂"的條文。《諸病源候論.霍亂候》具體地描述了霍亂病的症狀:"其亂在於腸胃之間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其有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心腹並痛者則吐利俱發,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痛而復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此後歷代醫家,凡提到霍亂,除描述吐瀉症狀外,常述及心腹絞痛。所以民間又有絞腸痧之稱。但必須知道,我國醫學所說的霍亂,主要是指以上吐下瀉症狀表現為主的胃腸道病證。而對於時疫霍亂的症狀和傳染性,《醫林改錯》和《霍亂論》中有較詳細的描述。

【常見證候】

暑濕吐瀉:發病較急,卒然吐瀉交作,腹部絞痛,吐物酸腐,瀉下黃水樣便,或帶粘液,其氣穢臭,煩熱口渴,胸脘痞悶,或伴有發熱頭痛,肢體疼痛,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多滑數。

寒濕吐瀉:嘔吐清水,瀉下清稀,不甚穢臭,腹部疼痛,喜熱喜按,脘腹脹滿,口淡不渴,小便清而量少,舌苔白膩,脈多濡緩。

虛寒吐瀉:上吐下瀉,腹痛欲暖,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惡寒踡臥,大便清稀,完榖不化,脹滿厭食,口淡不渴,舌質淡白,舌苔白,脈細或沉遲。

食滯吐瀉:嘔吐酸腐,腹痛脹滿,噯氣厭食,多見先吐後瀉,瀉下糞便酸臭,瀉後痛減,稍緩又痛,舌苔厚膩,脈滑或弦滑。

時疫霍亂吐瀉:起病急驟,劇烈嘔吐腹瀉,嘔吐呈噴射狀,傾口而出,大便初如泥漿,繼呈米泔水樣便,無糞臭,多無明顯腹痛。口乾而渴,雙眼凹陷,皮膚蒼白,冷汗如雨,口唇及爪甲青紫,小腿抽掣,脈浮或細澀。

【鑒別分析】

暑濕吐瀉與食滯吐瀉:二者的共同點均為實證吐瀉,病位相同,症狀類似。但病因不同,一是外感暑濕,一是內傷食積。暑濕吐瀉發於夏秋之交,暑濕交蒸,穢濁之氣侵入體內,暑濕穢濁鬱遏中焦,脾胃升降失常。邪氣犯胃而嘔吐,水濕下迫而泄瀉,氣機阻滯而腹痛。因暑濕交阻中州,故見煩熱口渴,胸脘痞悶,舌苔黃膩。食滯吐瀉,四季可見,多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胃腸而致病。《千金要方.卷第二十》:飽食腥膾,復餐乳酪,海陸百品,無所不啖"。積滯阻於中焦,脾胃機能受損,升降失職,運化無權,致上吐下瀉,腹痛且脹,噯氣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