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腹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腹瀉】

腹瀉,又稱泄瀉,是指大便稀瀉且頻繁的情況。在中醫中,腹瀉還有其他各種不同的名稱,如飧瀉、洞瀉、溏瀉、水瀉、濡瀉等。這些名稱多是根據泄瀉的病情和大便的性質進行分類。《內經》中把腹瀉分為飧瀉、洞瀉、溏瀉、水瀉、濡瀉等名稱。《難經》則是從髒臟立場來分類,有胃瀉、大腸瀉、小腸瀉等名稱。後世各家則從外感病因或內傷分型來進行辨證,如濕熱腹瀉、火熱腹瀉、氣滯腹瀉、痰濕腹瀉、瘀血腹瀉、脾虛腹瀉、腎虛腹瀉、肝脾不和腹瀉、食積腹瀉等。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部書中,將腹瀉稱為「利」或「下利」,腹瀉完榖不化則稱為「下利清榖」。張仲景對於痢疾也稱之為「下利」,有時為了與腹瀉區分,還會使用「下利膿血」、「熱利下重」等名詞來描述。腹瀉和痢疾不同,正如《類證治裁.泄瀉門》所說:「瀉泄病因是水榖未能分離清濁,痢疾則是血脂受傷敗壞」。若便便帶有膿血、裡急後重,則被稱為滯下(痢疾)。

常見的腹瀉表現有:

  1. 濕熱腹瀉:病情發作急,大便如注,顏色黃綠並帶有粘液,有腥臭味,腹部有腸鳴音和疼痛,肛門有灼熱感。可能伴有寒熱症狀,口乾渴但不多飲,胸脘悶悶,小便赤澀,舌苔黃膩,脈滑數。

  2. 寒濕腹瀉:大便清稀,不甚惡臭,腹部疼痛,喜歡溫暖和按摩,腹部有脹滿感,食物消化不良,沒有食慾,肢體感覺沉重和疲倦。可能伴有寒熱頭痛,小便清白,舌苔白膩,脈濡或緩。

  3. 食積腹瀉:病情表現為腹痛而後腹瀉,大便瀉後疼痛減輕,不久又再度疼痛和腹瀉,大便可能是糊狀或稀水狀,有臭味,胸脘部有脹悶感,食物堵塞不通,噯氣和吞酸,腹部脹滿,食慾減退。舌苔黃膩,脈多弦滑。

  4. 肝氣犯脾腹瀉:腹瀉前會有輕微的胃部脹痛,大便帶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腹瀉後疼痛減輕或消失。遇到精神刺激或情緒緊張時容易誘發瀉泄,腹兩側可能有脹悶或突然的痛感,同時伴有食慾不振、吞酸、噯氣等症狀。舌質淡紅少苔,脈弦。

  5. 熱結旁流腹瀉:大便常呈黃色或青色稀水狀,臍周有疼痛,腹部有壓痛或按壓有實感,胃脘部滿悶,食慾不振,小便量少且顏色深紅,舌苔黃膩,脈沉滑。

  6. 脾虛腹瀉:大便時常呈散糞或水樣瀉,進食生冷油膩或難消化食物會加重腹瀉,嚴重時連飯食都無法消化,大便可能呈鴨糞樣,腹部隱痛,喜歡熱敷和按摩,食慾不振,食後感到脹滿,面色蒼白,體力疲倦,舌質淡胖,舌苔白,脈沉細。

  7. 腎虛腹瀉:黎明之前,腹部周圍感到疼痛,腸鳴即時腹瀉,瀉後疼痛減輕,大便常稀薄,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腰腹部感到寒冷,四肢不溫暖,夜間尿液頻繁增多。舌質淡胖,可能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鑒別分析】

濕熱腹瀉與寒濕腹瀉:這兩種腹瀉均是由濕邪所引起,區別在於濕熱腹瀉是濕邪和熱邪結合,而寒濕腹瀉則是寒邪和濕邪結合。濕熱腹瀉多發生在陽明腸經,而寒濕腹瀉多發生在太陰腸經。因此,濕熱瀉主要是因為濕熱互相阻滯腸胃,升降失常,清濁相混而引起大腸瀉;而寒濕瀉則是因寒邪和濕邪結合,損傷脾胃功能引起。

以上是腹瀉的常見症狀和辨證要點,但如果有腹瀉情況,仍建議儘早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