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欲不振」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食慾不振

食慾不振是一種病證,也稱為不欲食、納呆、納差、不思食、不能食等。《內經》稱其為不欲食,《傷寒論》將其稱為不欲飲食。後世醫家對此有多種稱謂,如食慾差、不知飢餓、納滯、納呆、納差、不思食、不能食等。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會對食物產生厭惡感,見到食物就會感到惡心,甚至嘔吐,這種情況被稱為厭食或惡食。

常見的病證與鑒別分析

以下列舉了幾種常見的食慾不振病證和對應的鑒別分析:

  1. 肝氣犯胃食慾不振: 特點:不思飲食,呃逆噯氣,精神抑鬱,胸脅脹悶或脹痛,脈弦。 治療:舒肝和胃,可使用逍遙散合香蘇散加減方。

  2. 脾胃濕熱食慾不振: 特點:嘔惡厭食,脘腹痞悶,周身疲乏倦怠,大便溏而不爽,溲黃而短,舌紅,苔黃白而膩,脈濡數或滑。 治療:清化濕熱,可使用三香湯加減方。若舌苔膩,則可使用三仁湯加味。

  3. 胃陰不足食慾不振: 特點:飢不欲食,口渴喜飲,脣紅乾燥,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質紅,苔少,脈細略數。 治療:補養胃陰,可使用茯神、棗仁、川石斛、知母、鮮蓮子、鮮省頭草等藥材。

  4. 脾胃氣虛食慾不振: 特點:不思飲食,食後腹脹,或進食少許即泛泛欲吐,氣短懶言,倦怠少力,舌淡苔白,脈緩弱。 治療:補益脾胃氣虛,可使用補中益氣湯。

  5. 脾胃虛寒食慾不振: 特點:飲食無味,不知飢餓,進食稍多則脘腹悶脹欲嘔,脘腹隱痛或陣痛,喜暖畏寒,按之則舒,疲倦氣短,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療:溫補脾胃陽氣,可使用四君子湯加減方。

  6. 脾腎陽虛食慾不振: 特點:口淡,面色白,氣短懶言,疲乏倦怠,畏寒肢冷,腹脹或腹痛,腰痠腿軟或肢體浮腫,完榖不化或五更泄瀉,舌質淡舌體胖,脈沉細弱。 治療:補益脾腎陽氣,可使用金匱肉桂湯加減方。

  7. 傷食食慾不振: 特點:厭食,噯腐吞酸,脘腹飽脹,大便臭穢或祕結不通,舌苔厚膩,脈滑。 治療:疏肝理氣,消食逐滯,可使用保和丸。

以上為常見的食慾不振病證和對應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