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欲不振」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食欲不振,又稱“不欲食”、“納呆”、“納差”、“不思食”、“不能食”等。是指食慾減退,或完全沒有食慾的一種病證。《內經》稱“不欲食”。《傷寒論》稱“不欲飲食”。後世醫家則有多種稱謂,如食欲差、不知飢餓、納滯、納呆、納差、不思食、不能食等等。甚者惡聞食臭,見食物則惡心,乃至嘔惡欲吐,則稱惡食、厭食。

常見證候

肝氣犯胃食欲不振:不思飲食,呃逆噯氣,精神抑鬱,胸脅脹悶或脹痛,脈弦。

脾胃濕熱食欲不振:嘔惡厭食,脘腹痞悶,周身疲乏倦怠,大便溏而不爽,溲黃而短,舌紅,苔黃白而膩,脈濡數或滑。

胃陰不足食欲不振:飢不欲食,口渴喜飲,唇紅乾燥,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質紅,苔少,脈細略數。

脾胃氣虛食欲不振:不思飲食,食後腹脹,或進食少許即泛泛欲吐,氣短懶言,倦怠少力,舌淡苔白,脈緩弱。

脾胃虛寒食欲不振:飲食無味,不知飢餓,進食稍多則脘腹悶脹欲嘔,脘腹隱痛或陣痛,喜暖畏寒,按之則舒,疲倦氣短,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遲。

脾腎陽虛食欲不振:口淡,面色白,氣短懶言,疲乏倦怠,畏寒肢冷,腹脹或腹痛,腰痠腿軟或肢體浮腫,完榖不化或五更泄瀉,舌質淡舌體胖,脈沉細弱。

傷食食欲不振:厭食,噯腐吞酸,脘腹飽脹,大便臭穢或秘結不通,舌苔厚膩,脈滑。

鑒別分析

肝氣犯胃食欲不振:本證多由於情志不遂,肝氣鬱結犯胃所致。其特點為:不思飲食,兼見噯氣呃逆等,且其病情多與情緒變化有關。臨證據其病因、病機及症狀特點,以及兼見肝氣鬱結之表現,如精神抑鬱,煩躁易怒,兩脇脹痛或胸悶不舒,脈弦等症以資別。治以舒肝和胃,方選逍遙散合香蘇散加減。

脾胃濕熱食欲不振: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損傷脾胃,或感受濕熱,蘊結中焦而脾胃納化升降功能失職所致,其特點是:脘腹痞悶,嘔惡,且厭油膩,惡聞食臭,周身倦怠,四肢沉重,大便溏而不爽等。治以清化濕熱,方選三香湯加減。若舌苔膩者宜三仁湯加味。

胃陰不足食欲不振與脾胃氣虛食欲不振:二證同屬虛證,一為陰虛,一為氣虛。胃陰不足食欲不振,多發生在外感熱病後期,熱邪耗傷胃陰所致,如《雜病源流犀燭.傷食不能食源流》:"時病後,胃氣未和,知飢不納者,調養之。宜茯神、棗仁、川石斛、知母、鮮蓮子、鮮省頭草"。觀其所述病因、病機及用藥,均指胃陰不足而言。其症狀特點為飢不欲食,兼見口渴,唇舌乾燥,乾嘔呃逆,大便乾結,舌乾少津等胃陰不足的表現。脾胃氣虛食欲不振,多由於飲食所傷或勞倦傷氣而致。其症狀特點為食欲逐漸減退,甚至不知飢餓,兼食後脘腹悶脹,食多則泛泛欲吐,氣短疲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