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噴嚏」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噴嚏[1],俗稱打噴嚏。《素問玄機原病式》說:“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靈樞[2]·口問》篇說:“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可見噴嚏是由於人體陽氣振奮以抗邪的一種表現。若噴嚏頻作,且伴有其它不適症狀者則為疾病[3]表現。而由於異物或刺潡性氣體等刺激所引起的或偶爾一、二聲噴嚏,則不屬本文討論範圍。

【常見證候】

外邪犯肺噴嚏:其臨床表現為噴嚏,或伴有鼻塞[4]流涕,或有咳嗽氣喘[5],發熱惡寒[6]頭痛身困,脈浮等症象。

肺氣虛弱噴嚏:其臨床表現為噴嚏,鼻癢,倦怠乏力,氣短聲低,自汗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

【鑒別分析】

外邪犯肺噴嚏:此證多為風邪犯肺,而令肺失宣肅,鼻竅不利所致。回邪犯肺又有偏寒偏熱的不同,偏寒者,痰涕清稀,口不渴,惡寒發熱輕;偏熱者,痰涕黃稠,口渴,發熱重惡寒輕。風邪犯肺治宜疏散,偏寒者疏散風寒宣肺解表,可選蔥豉湯白芷藿香治之。偏熱者疏風清熱,宣肺解表,可選銀翹散加減。

肺氣虛弱噴嚏:此證為肺氣不足,鼻失所養,鼻竅不利所致,所以險噴嚏外,還出現倦怠乏力,氣短聲低,自汗,脈虛弱等見證。治宜益肺固表,方選玉屏風散加減。

總之,噴嚏一症需首先鑒別有無表證。有表證者,肺所致,當疏解表邪;無表證而又反復發作者,多為肺氣虛弱所致,當以補益肺氣為主。肺氣虛弱者易受風邪侵襲,故上述兩個證候亦可同見,治當分別其主次標本緩急。

【文獻別錄】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所致為鼽嚏"

《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

《中醫臨證備要》:"陽虛久病,突然發現噴嚏,為陽氣同復,有好轉趨勢,即《內經》所謂陽出於陰則嚏"。

參考資訊


  1. 噴嚏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 靈樞經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疾病(人类的状态)_百度百科

  4. 鼻塞 - 医学百科

  5. 快訊/網紅7寶媽違法導購氣喘噴劑 高雄市衛生局確定開罰

  6. 发热恶寒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