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四肢瘦削」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四肢瘦削是中醫學中的名詞,指由於某種病因引起的肌肉萎縮症狀,特別是上、下肢。《內經》中有多處記載了四肢瘦削的症狀,例如"脫肉"、"肌肉削"、"肌肉萎"、"破脫肉"、"大肉陷下",指的是肘、膝、大腿等高起處的肌肉嚴重萎縮,以及腿、臂、臀部肌肉明顯消瘦的症狀。《素問.陰陽別論》中還提到了"風消",指的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陰精虧損,肌肉消瘦,導致全身消瘦,而不僅僅是四肢瘦削的症狀。《金匱要略》一書也提到了"消鑠肌肉",指的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消耗了津液,導致肌肉消瘦。其中的"酸削"是指肌肉萎縮並伴有痠痛軟弱的症狀。和肉痿不同,瘦削專指肌肉萎縮,而肉痿則是以痿軟無力或癱瘓無力為主要表現。四肢瘦削也可以是全身瘦削的表現,神形俱衰。

在中醫學中,四肢瘦削的常見證候有以下幾種:

  1. 脾胃虛弱四肢瘦削:這種情況多見於青少年,四肢瘦削,尤其在肩臀部更為明顯,上肢無力,下肢行走像鴨步,足踝內翻或外翻,足背呈弓形。這些患者的面色蒼白,神疲倦怠,食慾不振,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邊有齒痕,脈細軟。
  2. 腎精不足四肢瘦削:這種情況多見於嬰兒,肌肉瘦削,手無法舉起,腳無法站立,發育緩慢,智力低下,常伴有立遲、行遲、齒遲、髮遲、語遲和肌肉軟弱等症狀。這些患者的舌淡苔白,脈沉細。
  3. 肝腎陰虛四肢瘦削:這種情況下,肌肉瘦削,四肢無力並且顫抖,步履踉蹌,筋惕肉瞤,甚至語言不流暢,吞嚥時容易嗆咳,腰痠腿軟,頭暈目糊,五心煩熱,夜晚睡眠不安。這些患者的舌紅少苔,脈細數或弦細。
  4. 脾腎陽虛四肢瘦削:這種情況下,肌肉瘦削,四肢無力,肌肉冰冷,大塊肉塌陷,耳鳴耳聾,腰痠腿軟,陽萎遺精,小便清淋,舌淡胖,苔薄白,脈沉遲。
  5. 氣血兩虛四肢瘦削:這種情況下,肌肉瘦削,面色蒼白,神疲睏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自汗或盜汗,食慾不振。這些患者的舌淡少苔,脈微細。

對於四肢瘦削的鑒別分析如下:

  1. 脾胃虛弱四肢瘦削:這種情況多是由於飲食不節,後天失調,導致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無法充分養養四肢肌肉。中醫認為脾主掌控四肢,脾運不健,無法為胃提供充足的津液,導致納食少、四肢無力,中氣不足,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舌淡苔白邊有齒痕,脈細軟。治療上應該補益中氣,方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2. 腎精不足四肢瘦削:這種情況多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哺養不當,導致腎精不足,骨髓空虛,正氣耗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四肢瘦削,五遲五軟,智力低下等情況。治療上應該補腎填精,方可用加味六味地黃丸加減。
  3. 脾胃虛弱與腎精不足四肢瘦削:這兩種症狀有明顯的區別,前者主要是後天失調所致;後者主要是先天體質不足所致。我們可以從證候和病因上進一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