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牙齦腐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牙齦腐爛,指的是牙床周圍組織(上齦、下齦)破潰、糜爛、疼痛的情況。古代醫書稱之為“齒漏”,後來統稱為“牙疳”,並分為走馬牙疳、風熱牙疳、青腿牙疳等。

牙齦腐爛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尤其多發於兒童。其發病原因很複雜,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

  1. 外源性風熱:外界的風熱邪氣侵襲到牙齦,使其紅腫、疼痛、糜爛。
  2. 內源性火毒:小孩因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良、飲食不節,導致胃腸積熱,火毒上炎,侵襲到牙齦,引起腐爛。
  3. 其他因素:像是麻疹、痘疹、瘧疾、痢疾等疾病遺留的毒素未清,內熱亢盛,也可能導致牙齦腐爛。

牙齦腐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牙齦紅腫、疼痛、糜爛,嚴重者可能出現牙齦潰爛、流膿血,甚至腮頰腐爛、脣爛齒落。

牙齦腐爛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1. 清熱解毒:可使用清胃湯、解毒消糜湯等清熱解毒的中藥內服,並可外用人中白散、冰硼散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塗抹患處。
  2. 祛寒行濕:可使用活絡流氣飲、五汁飲等祛寒行濕、清熱解毒的中藥內服,並可外用艾葉、生薑等祛寒行濕、消腫止痛的藥物塗抹患處。
  3. 補脾益氣:可使用人參、黃耆、黨參等補脾益氣的中藥內服,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牙齦腐爛的預防方法主要有:

  1. 注意口腔衛生,飯後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潔。
  2. 減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牙齦。
  3. 避免受涼,注意保暖,以免感受寒邪的侵襲。
  4. 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牙齦腐爛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牙齦潰爛、流膿血,甚至腮頰腐爛、脣爛齒落,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現牙齦腐爛的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