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口淡無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口淡無味是指口中沒有味道,也稱為口淡、口不知味。一般都伴有食欲不振、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常見的證候有:
- 脾胃虛弱口淡:口淡、食不知味、不想吃東西,還會伴有疲倦、氣短、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苔薄,脈緩弱。
- 濕阻中焦口淡:口淡、飲食無味,還會伴有腹脹、胸悶、噁心、便溏,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脾胃虛弱口淡和濕阻中焦口淡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由飲食失節、大吐大瀉、久病失養等原因,導致脾胃之氣虛憊,運化轉輸失職,所以不想吃東西,口淡無味;後者可能是外濕入侵脾胃,或者是飲食所傷,導致脾運不健,濕濁內生,濕阻中焦,所以口淡黏膩,納榖不知滋味。前者為脾虛不運,後者為濕阻不運。在臨床上,可以通過辨別患者的症狀來區分兩者。
脾胃虛弱者,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焦榖麥芽等藥物治療;濕阻中焦者,可以用藿朴夏苓湯、三仁湯等藥物治療。
人體的味覺與脾胃有關,《靈樞·脈度篇》中說道:「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口淡無味多與脾胃失於健運有關,其病因可能是脾胃氣虛,也可能是脾胃濕阻。臨床上可以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來進行鑒別。
《景岳全書·卷二十六》中說道:「即如口淡一證,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皆能令人口淡無味,亦豈皆胃火使然耶!故凡臨此者,但察其無火證火脈則不宜以勞傷作內熱,而妄用寒涼。」
《景岳全書·卷二十六》中還說道:「思慮勞倦,色欲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此其咎不在心脾,則在肝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