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心胸汗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心胸汗出,又稱“心汗”,是指心胸部位多汗的一種病症。正如《類證治裁·汗症》所載:“當心一片,津津自汗,名心汗。”也有稱“胸汗出”者。

心胸汗出常見於心脾氣虛和心腎陰虛兩種證型。

心脾氣虛心胸汗出,主要表現為心胸汗出,面色白,氣短乏力,心悸健忘,納呆,便溏,舌質淡嫩,脈象虛弱。

心腎陰虛心胸汗出,主要表現為心胸汗出,虛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乾舌燥,腰痠膝軟,多夢遺精,骨蒸潮熱,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心脾氣虛心胸汗出與心腎陰虛心胸汗出,皆為虛證,但病因病機不同。心脾氣虛心胸汗出,係由思慮過度,飢飽勞倦,損傷心脾之氣,致胸陽不振,衛氣失固,津液走泄所致,同時兼有面色白,氣短乏力,心悸健忘,納少,便溏,舌質淡嫩,脈象虛弱等症狀。治宜補益心脾,固表止汗,方選歸脾湯加龍骨、牡蠣。心腎陰虛心胸汗出,由於素體陰虛血少,或久病傷陰,或失血過多,或思慮過度,致心腎陰虛,不能歛陽,同時又因虛熱內擾,津液被迫外泄而成,多兼見虛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乾舌燥,腰痠膝軟,多夢遺精,骨蒸潮熱,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等症。治宜補益心腎,方選補心丹、六味地黃丸加減。

【文獻別錄】

《張氏醫通·雜門》:"別處無汗,獨心胸一片有汗,此思傷心也。其病在心,名曰心汗,歸脾湯倍黃耆。"

《類證治裁·汗症》:"當心汗,為思慮傷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