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囓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囓齒,是指上下牙齒相互磨切、格格有聲而言。本症在古典醫籍中,有不同的名稱。《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稱其為“齘齒”,唐宋以來,又有“齒齘”、“齧齒”(同嚙齒)”、“嚙齒”、“嘎齒”、“咬牙”等名。

【常見證候】

外感風寒囓齒:寒戰囓齒,伴見發熱惡寒,頭痛,周身疼痛,無汗,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緊。

心胃火熱囓齒:常於睡中囓齒,口渴思冷飲,消榖善飢,嘔吐嘈雜或食人即吐,口臭,心煩,舌貿紅,舌苔黃而少津,脈滑數。

飲食積滯囓齒:睡中囓齒,胸脘痞悶,不思飲食,食不消化,神氣倦怠,大便不暢,或瀉泄腹痛,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膩而微黃,脈滑而實。

蛔蟲囓齒:睡中囓齒,胃脘嘈雜,腹痛時作時止,貪食,有異嗜怪癖,面黃肌瘦,或鼻孔作癢,白眼珠有藍斑或藍點,面部(側面部及顴部)有白色蟲斑,唇內有小點(呈粟粒狀半透明狀突起),舌尖部或舌中線兩旁有淺紅或鮮紅色點狀突起。舌質淡紅,舌苔白,脈弦滑。

氣血虛弱囓齒:囓齒聱音低微,面色白,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目眩暈,心悸怔忡,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語言低微,或手足麻木,舌體胖,舌質淡,舌苔薄白或白,脈細弱或虛大。

虛風內動囓齒:囓齒連聲,手足蠕動,甚或瘛瘲,或手足顫抖,面色憔倅,兩顴嫩紅,或盜汗,五心煩熱,或咽乾口燥,舌質紅,舌苔極少或無苔,脈沉細。

熱盛動風囓齒:囓齒有聲,或牙關緊閉,壯熱,口渴引飲,喜涼飲,大汗出,脈洪大而數,舌質紅,舌苔黃而乾;或角弓反張不能平臥,四肢拘攣抽搐,或腹部脹滿、拒按,大便燥結不通,舌質紅,舌苔黃厚而燥乾,脈沉實或滑實有力而數。

【鑒別分析】

外感風寒囓齒與心胃火熱囓齒:前者是外受風寒之邪與正氣交爭於表,見發熱惡寒,戰慄囓齒,頭痛,周身疼痛,苔薄白,脈浮緊等表證;後者乃是心胃火熱所致。因其陽明之脈入齒中挾口環唇,內熱充絡,故見牙齒磨切有聲之症。兼見心煩,口臭,口渴冷飲,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兩者一表一裡,截然不同。外感風寒囓齒,常在醒時發作;而心胃火熱囓齒,常於睡中磨牙。外感風寒囓齒,治以解表疏風散寒,常用麻黃湯加減;心胃火熱囓齒,治以清泄胃火,常用清胃散。

飲食積滯囓齒與蛔蟲囓齒:多見於小兒常於夜間發作。其不同點是,蛔蟲囓齒有蛔蟲證的特點,如腹痛以臍周為著,且時痛時止,貪食,有異嗜怪癖,面黃肌瘦,白眼珠有藍斑、藍點,面